1.不要给孩子制订每科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学校,否则会给孩子加压。2.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
2025-08-07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西式快餐店点餐时,若你告诉服务人员:“我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
服务人员会响应着说:“是!您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另外,请问要中薯(薯条)还是大薯?”
于是你接着回答:“中薯吧!”
这就是非常高明的“说服术”,对方不问你“要不要薯条”,而是要你在两个答案之间做一个选择:“中薯还是大薯呢?”
如果你一时不察,中了对方“你需要薯条”的假设,过后再仔细地考量起“大”或“中”的问题时,那么麦当劳叔叔就已成功地说服你再多花一些钱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得去说服孩子做一些事,或者在意见不合时,父母想要孩子听从自己的建议,这时候怎么办?要想达到目的,以选择题(中薯还是大薯)代替是非题(要不要薯条)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沟通方式。因为它会减少正面的言语冲突,并通过把决定权交给对方的方式,让听者觉得受到尊重,因而会愿意做出配合的决定。
例如,孩子想看恐怖片,而你希望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看喜剧片。这时若直接说:“宝贝,我们别看吓人的电影,看周星驰的笑片好不好?”就容易突显你和他意见上的矛盾之处,让他心生防卫,答案当然会是“不要,我就要按我的意思做”,对吧?
若换选择题的说法,就会好得多:“宝贝,你是想吃饭前看《少林足球》,还是饭后看呢?”
用选择题代替是非题,并用你能接受的方案作为选项,对方不论做出哪个选择,都能达成共识,岂不太棒啦?
再举个例子,做妈妈的想叫孩子关上电视,去做功课,这时与其大吼:
“快把电视关了,去做功课!”
不如说:“乖,你是要先吃饭?还是要先做功课?”
这么一来,不论孩子做任何选择,做妈的都可达到让他离开电视的目的。
好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练习,看看你是否已能运用自如:
(1)你想要孩子在星期五以前练习好新的钢琴曲。
普通的说法:“你可不可以在星期五以前练好它?”
更好的说法:“为了在星期五以前练好这个曲子,你希望是今晚多练一些,还是明晚呢?”
(2)爸爸希望能带孩子去公园玩。
普通的说法:“宝贝,我们去公园玩好不好?”
更好的说法:“宝贝,你是想我们这周六、还是周日去公园玩呢?”
这种不着痕迹的说服方式,要你多练习、常利用,自然能很容易地得心应手,成为一个高EQ的说服父母。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考前家长的10个行为准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1.不要给孩子制订每科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学校,否则会给孩子加压。2.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
2025-08-07
看到孩子邀请附近的一个新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逮人游戏,或者看着孩子和他“世上最好的朋友”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实在是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的了。儿童交朋友看起来似...
2025-08-07
儿子是父亲的“复印件”,这句话被许多人疑惑。特别是在一些所谓成功和失败者的眼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对”,所以儿子的“错”与自己无关。本质上,那就是逃避责任!易中天...
2025-08-07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
2025-08-07
接受父母变老的现实面对父母的衰老,我们通常不情愿接受这个现实,不希望那个曾经依靠的对象变成了需要依靠我们的人。但是,当父母的衰老来临时,我们和他们的角色正在不知...
2025-08-07
人只要一出生,都有渴望跟外界互动沟通的意愿,所以社会性发展不能谈什么时候开始,而是与生俱来,然后我们如何去促进它。因为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环境息息相关的,也就...
2025-08-07
导读:由于三岁前的宝宝都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想发展自我但能力不足、又加上人我概念还不清楚,是宝宝发脾气最主要的原因。1)给予宝宝适当的规范,心平气和的制止三岁以...
2025-08-07
一边要做家务,一边还要照顾宝宝,爸妈们是不是经常觉得筋疲力尽?何不让宝宝也参与到家务中来,带他边玩边做,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呢?让家务活变身亲子游...
2025-08-07
性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功能,生命是不可遏制的。回想我们自己年青轻的时候,青春期的冲动,恰恰是我们自身勃勃生命力的表现。而伴随着这种冲动的,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心理成熟...
2025-08-06
心理学以为,一个人的人格﹑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第一来源于教育——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来源于妈妈的教育、父亲的教育,来源于幼年的教育﹑人格的培养,而不来源于知识的培养、...
2025-08-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