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3-4岁宝宝爱笑心理更健康

2025-08-29 心理健康
【摘要】:与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1.填充“野性”孩子有无限的热情和活力,但如果只是局限在书本、电

与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

1. 填充“野性”

孩子有无限的热情和活力,但如果只是局限在书本、电视,甚至人人都在做的呆板的体育活动,它就会不知不觉地缩掉了。发挥他们无限的带着童真的想象力,比如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野性”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是很好的“扩胸运动”哦!

2. 抛掉“完美”包袱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好一点,再好一点,但你需要随时观察他的承受能力和情绪变化。如果对孩子的厚望已经成了“包袱”了还要再往上压,后果可想而知。

3. 创造“助人”机会

别把这个当成孩子的负担哦!如果能让他帮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帮忙照看比自己年龄小的小朋友,或者把自己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他会觉得自己心有余力,并把这种感觉扩展到其他事情上,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做任何事。

4. 借助艺术

音乐、舞蹈、文学等等,会在人的心中占据一个柔韧的空间,它像一个弹簧,在你被具体的事情挤占得疲惫不堪时,自动地帮你弹掉一部分。有艺术基础的孩子,想象和情感空间都会极大地丰富。

5.“偷懒”VS“充电”

如果你让孩子感觉一直有一双眼睛在跟着自己,监督他是不是在“干正事”,是不是很可怕呢?孩子不一定在你希望他做什么的时候他就做什么,这时就应该给他一点灵活的空间了,有时你认为的“偷懒”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充电”呢!只有这样,孩子做事才会有效率,他才能保持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8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个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