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幽静的林荫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阶梯教室,笑声琅琅的宿舍楼,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然而,...
2025-09-03
眼下正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们最为忙碌的时节,他们正在为自己能找到一份相对称心的工作而四处奔波。
“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在这个始终伴随着就业而存在的问题面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许多毕业生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迫于就业压力,放弃自己的职业梦想草草就业;另一边是盲目的先就业后择业,使许多毕业生“签了就悔”,频频跳槽。
就业有点难,大学毕业生还能“挑”工作吗?
“我不想一毕业就失业”
“现在一份工作对我而言,就像是沙漠中的水。”从去年9月份至今,半年的时间里,郭宏在不断地找工作。但是直到现在,这位兰州一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2008级毕业生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儿。
此前为了能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吻合的工作,郭宏放弃了家人介绍给他的在本地一家企业做文员的工作,选择自己寻找。在联系的数十个企业当中,只有一家浙江的私营企业让他觉得有一点希望。但进入这家企业需要经过三轮的培训和考试。
培训耗去了他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连春节长假他也只休息了三天就投入到备考当中。“考试之前的那几天我没命的学,好不容易通过了第一次考试。”但后面的考试还没有开始,他就听说这家单位的用人名额会大幅减少,他担心这样的“霉运”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过度紧张和反复不确定让郭宏寝食难安,他已经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了。“怎么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这么难呢?我可不想一毕业就失业。”
和郭宏一样,千千万万奔波于招聘会现场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2007年10月底来自教育部的消息曾说,截止到9月1日,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尽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但仍有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不得不将自己的就业起点降低。“现在不找,以后也未必找得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好好努力。”先就业后择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现实的选择。
3月初的一天,李丹凤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在辞掉自己的首份工作后,她觉得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2007年毕业后,经父母介绍,李丹凤在兰州一家啤酒公司做起了市场调查员。
“都说工作很难找,既然父母帮我找到一份,那就先干着再说。”在大学里学习中文专业的她曾经这样想。但她发现,市场调查员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的性格。
“起初,我还能忍耐;后来还是觉得人活着不能委屈自己。”在下定决心之后,李丹凤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那就是老师或者文员。她说:“一年的工作经历虽然使我增长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更让我觉得是浪费了自己一年宝贵的青春时光。”
伴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大,一次性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会成为就业主流脉象。就业要求的适当降低加速了就业率的升高,但面对一份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不完全符合自己兴趣、专业以及工作要求的职业,许多毕业生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跳板,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在工作一段时间产生不适应后,频频跳槽,“先就业后择业”的隐忧也凸显出来。
兰州市一家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潘江每年会为大学生的招聘问题而头疼。一是需要从众多的投递简历的大学生中,挑出真正适合企业的人选;另一个则是为招聘的大学生流动太快而大伤脑筋。
“对许多毕业生而言,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出现了盲从,他们只是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有机会,就赶快转职。”潘江说,缺乏理性考虑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到一年内是跳槽最为频繁的时期。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我们所需要的是对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才,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和潘江的公司一样,先就业再择业造成的员工流动,已成为企业最不确定的风险。
难就业时代,大学生就业仍需理性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时存在盲目跟风行为。
毕业生中有人“大面积撒网”,考研,考公务员,凡是考试统统参加,凡是面试一一尝试;有人上网下“海”,茫茫招聘人海中寻找自己的一叶扁舟。不是抱着中大奖的侥幸心理,就是存在“人人为之,我亦为之”不落后于人的思想。
许多毕业生的求职心理是:“反正我是尽力了,找不到好的,只能将就一般的,甚至不好的。”
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的兰州商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孙玉贤教授认为,在难就业时代,大学生就业要有大众化心态。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冷门专业的毕业生,追求一次性稳定就业会有一定的困难,一时找不到对口的、满意的工作,可以把起点放低一点。
“但这并不代表大学生们可以盲目就业,或者一味的追求好工作,延误就业时机。”孙玉贤教授特别强调,大学毕业生要有对自己良好的求职定位。这不仅要通过对市场就业形势的判断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而且还要对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的筛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愿更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能运用理性“挑选”的目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3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从容走过“大一的迷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每一名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幽静的林荫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阶梯教室,笑声琅琅的宿舍楼,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然而,...
2025-09-03
走进大学校门,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给人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困惑。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东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阳指出,理...
2025-09-03
张燕是长春某大学大四的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可是还没找到工作。现在张燕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网上泡着,不愿意出去找工作。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张戈主任介绍说,现在一些毕...
2025-09-03
1.家长先自我减压,这是孩子减压的关键。2.不谈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告诉孩子各行各业都一样,收入多少并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快乐。3.不要强调教育费用昂贵,让孩子感觉...
2025-09-03
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人才招聘会27日在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举行。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或生产一线岗位就业,但却经常...
2025-09-03
眼下又到了大学毕业的季节,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有的毕业生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憧憬;可也有不少毕业生忧心忡忡,徘徊在失落与迷茫的边缘:他们或为工作苦恼、或为失恋...
2025-09-03
面临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出谋划策,但这毕竟只是解决问题的外力。要真正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彻底解决,还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只有自身的实...
2025-09-03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人才测评”、“人员素质测评”等层出不穷,一些企业对于这些“科学测评”的工具和技术极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
2025-09-03
小刘是青岛大学毕业生,这几天,正当许多同学进入新单位报到之时,他却开始了在青岛啤酒城的短暂的打工生涯。6月就毕业的小刘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他租住在学校附近...
2025-09-03
哪些心理问题最困扰大学生?主要是人际关系、情感和就业!昨日,记者从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全国政法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研讨会上获悉,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大学...
2025-09-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