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只要我赢了他,他就会很不开心,闹着不算,硬要重来……”,“我们家的孩子不会交朋友,游戏、比赛只能他赢,不能输,现在没有...
2025-09-1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教育孩子是一样的,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排斥爸爸的玲玲
玲玲3岁多了,但对爸爸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疏离和排斥,据玲玲妈反思,原因可能出在平日里玲玲和爸爸接触的机会太少。从玲玲出生到3岁,玲玲妈一直在家做全职妈妈,与女儿朝夕相处。
由于玲玲爸经常出差,不出差的时候也有很多应酬,回家很晚,因此,经常是女儿睡着了,爸爸还没有回来,而早晨呢,女儿还没有醒来,爸爸已经出门了,要么连续几天或一周、两周见不到出差在外的爸爸。久而久之,玲玲和爸爸疏远了,甚至陌生了,直到有一天,当玲玲推开爸爸搂在她腰间的那一只大手,玲玲的爸爸和妈妈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发泄不满的童童
童童本是个聪明活泼、人见人爱的小男孩,但自从一年多前,他的爸爸因工作需要调到外地以后,小家伙的性情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似乎表现得越来越任性执拗、脾气暴,不爱听妈妈的话了。久而久之,他竟在幼儿园老师的眼里成了“问题儿童”。
后来,童童妈带他咨询了儿童心理专家,专家的解释是,童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失去了太多的父爱,但他还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排解幼小心灵中的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于是他就选择了与身边的成人对抗、攻击小朋友等方法来引起他人注意。
专家提示:幼儿长期生活在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男孩子仅仅在母亲的抚养下,性格会女性化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即使是母亲抚养女儿,孩子的性格也很有可能走向极端。
有些妈妈将希望寄托在幼儿园那里,但实际上,父爱是无法替代的,幼儿园同样也不能替代父亲这个角色,幼儿园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能给予孩子的是母亲的那种温柔的爱和老师的那种理智的爱,而父亲那种阳刚而厚重的爱,孩子们是无法得到的。为了给孩子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人之父者谨记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心灵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总是严父慈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不单单是严厉的象征,也逐渐融进了亲情的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榜样、楷模。有很多成功人事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都是经父亲的教育、指点,从而奠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父亲能给予他勇气和信心;当孩子犯下错误时,父亲也会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过失,鼓励身处困境的孩子, 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当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迁就的时候,父亲就应该充当教育的主角,采取严格乃至严厉的教育方式,最终使孩子接受到正确的、健全的教育;当孩子内向、胆小的时候,父亲会以男人的阳刚之气去感染孩子,带着孩子亲历山水,到大自然中去磨炼孩子的性格,使孩子逐渐形成勇敢坚毅的品质;当孩子在郊游中走得累了,
父亲就会背起孩子,这时父亲宽厚的脊背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却无法看到时,父亲就会把孩子放在肩膀上扛着他,这时孩子会感到父亲是那样的高大,就像有人说过的:父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
父亲是把健康与活力和阳刚之气带给家庭的人,男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和父亲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女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父亲,尤其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方面,父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时间是最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父亲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事业型的父亲可以让孩子注意你如何全神贯注的看文件、读书,可以把你读的书讲给他听,他们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去看;上班族的父亲,每天在下班回到家后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等等;出差型的父亲可以把每次出差在外的所见所闻、当地的风土人情讲给孩子听,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总之,为人父母者应该负担起应尽的义务,给孩子一个良好而完整的家庭教育。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0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怎样开导孩子“输得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只要我赢了他,他就会很不开心,闹着不算,硬要重来……”,“我们家的孩子不会交朋友,游戏、比赛只能他赢,不能输,现在没有...
2025-09-11
许多家长在“鞭子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引导下,教育孩子时,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以期孩子长大成才。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发现,孩子是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犟...
2025-09-11
突然,3岁的儿子变得异常任性,偶尔还有暴力倾向。比如,一生气就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经常是踩、摔、扯轮番上阵。最郁闷的是越劝他就越来劲,常常把我的脾气激到爆发的临...
2025-09-11
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减少或杜绝一些暴力刺激的来源,使强强在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中能静心从事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从而减少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胆大迫人的冒...
2025-09-11
0~3岁的宝宝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性格的偏差会在身上出现,父母如果无视孩子这些偏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偏差可能就会成为孩...
2025-09-10
bLHCJF转贴:/b(写于8/10/20029:48:05AM)患自闭症的孩子大多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专家指出,很多患自闭症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关心、缺乏爱...
2025-09-10
在满周岁之后,大多数的幼儿会开始呀呀学语,父母会很惊喜地发现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新学习到的语言,而且渐渐地听到一个个的单字造成句子,虽然可能是不完整的句子,例如:“...
2025-09-10
“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老师,我被他打了。”“妈妈,他拿了我的东西不...
2025-09-10
依恋主要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妈妈)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母婴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依恋的定义依恋主要...
2025-09-10
最近,北京大学夏学栾教授对“80后”近年不断在网络集体怀旧给出解释:“人们对当下失望,才容易怀念过去。近年‘80后’刚刚走向社会前台,开始承担责任和压力,他们看...
2025-09-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