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网民,如果你没听过“人生匆忙症”这个词,那你就OUT了。对于“人生匆忙症”,有心理专家称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
2025-09-13
衣食无忧,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互动,“被保姆”的一代会幸福吗?
“我家有保姆哦……”00后这一代,被保姆照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被保姆”一代幸福吗?其实有些孩子过得并不好。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娟跟着几任保姆长大,可如今脾气越来越坏,甚至出现自虐倾向,专家发现,小娟自虐的根本是为了引起父母对她的关注和重视。专家介绍,近两年来,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上升,每年递增10%左右。
管中窥豹
一旦和同学产生冲突就会出现自虐倾向
本市卢湾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娟从出生到现在,跟着几任保姆长大。老师发现小娟在校成绩优秀、性格安静、但是脾气很坏,一旦和老师同学产生冲突,就会出现自虐倾向。小娟的父母也发觉,女儿在家越来越不听话。比如吃晚饭时,小娟吵着出去玩,父母让她把饭吃完后再出去,她就会大吵大闹,甚至生气地用头去撞墙,“不达目的不罢休。”父母对此非常不解,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乔丽萍对小娟进行了测试和沟通后说:“小娟的自虐根本上是为了引起父母对她的关注和重视。”
小娟父母非常惊讶。他们说,家里请保姆是出于无奈,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让孩子衣食无忧,没想到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记者了解到,小娟父亲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工作繁忙,应酬很多。母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加班是家常便饭,父母很少有时间和小娟一起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往往是父母深夜回到家中,小娟已经睡了。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咨询师陈默认为,小娟出现心理问题是必然的。照顾孩子的人必须非常有母性,而且应该固定,才能给孩子稳定的心理依靠。小娟不能经常和妈妈接触,家里的保姆又频繁更换,使她产生了不安全感。乔丽萍表示,几任保姆只能照管小娟的生活,但无法与孩子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对小娟来说,她几乎没有机会与父母互动交流,于是就采用自虐这种极端的方法引起重视。
根据乔丽萍的建议,小娟妈妈决定在工作上做出牺牲,孩子上学时她去工作,其余时间她都陪在孩子身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心理辅导,小娟才恢复正常。
声音
“被保姆”一代易出现心理问题
近年来,请保姆带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如果父母是忙碌的双职工,工作会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加上沉重的竞争压力,一些父母不得不选择请保姆代替自己照看孩子。来帮家政的李先生透露,近两年到公司请保姆带孩子的雇主非常多,占雇主总数的70%-80%,一个月就有上百家。
■记者手记
一种无奈的“渎职”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乔丽萍介绍:近两年来,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每年递增10%左右。乔丽萍表示:保姆往往只能照管孩子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其素质、习惯和语言文化都与孩子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思想交流,因此孩子就会出现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缺失。
专家建议:孩子最好由妈妈自己带,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更有利。一旦请保姆照看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孩子和家长都要找心理专家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学习家长怎么从保姆那里接手照顾孩子,家长和孩子之间怎样进行心理互动,这样才能逐步纠正孩子的心理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被保姆”一代看似幸福,但日后,却可能成为不幸福的一代,“被保姆”的生活方式可能使孩子形成严重的心理隐患,因为保姆无法与孩子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不亲自带孩子,将是一种“渎职”。
但这种“渎职”也是出自父母的无奈,父母有沉重的就业压力。在国外,母亲往往把孩子带到上小学时才去工作,社会福利对此也会进行保障,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孩子多的家庭,母亲不需要上班,依靠社会育儿补贴,全家也能衣食无忧……因此,“被保姆”一代的问题,其实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深入关注。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剖析网络热词“人生匆忙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语:作为网民,如果你没听过“人生匆忙症”这个词,那你就OUT了。对于“人生匆忙症”,有心理专家称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
2025-09-13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五月的太阳格外暖,每年的5月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因此很多商家店铺也纷纷打出商品促销招牌,吸引众多挑选母亲节礼物的子女们的目光。如果是你,你将如...
2025-09-13
对于近期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穿越体”现象,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心理医生唐南医生认为:该种现象是对现实的约束、文化的束缚的抗争,是新生力量军的价值缺失的本性...
2025-09-13
几天前举行的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
2025-09-13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这样的“破坏...
2025-09-13
2月23日,在呼市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讨会上,多位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
2025-09-13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2025-09-13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
2025-09-13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
2025-09-13
如今,能吃饱穿暖的生活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有质量的生活?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现在绝大部分人已不再...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