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误,有时父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惩罚才好,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适当...
2025-09-13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惩罚孩子讲学问 父母必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孩子犯了错误,有时父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惩罚才好,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适当...
2025-09-13
衣食无忧,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互动,“被保姆”的一代会幸福吗?“我家有保姆哦……”00后这一代,被保姆照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保姆”一代幸福吗?其实有些孩子过...
2025-09-13
导语:作为网民,如果你没听过“人生匆忙症”这个词,那你就OUT了。对于“人生匆忙症”,有心理专家称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
2025-09-13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五月的太阳格外暖,每年的5月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因此很多商家店铺也纷纷打出商品促销招牌,吸引众多挑选母亲节礼物的子女们的目光。如果是你,你将如...
2025-09-13
对于近期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穿越体”现象,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心理医生唐南医生认为:该种现象是对现实的约束、文化的束缚的抗争,是新生力量军的价值缺失的本性...
2025-09-13
几天前举行的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
2025-09-13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这样的“破坏...
2025-09-13
2月23日,在呼市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讨会上,多位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
2025-09-13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2025-09-13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