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暴力校园当下 理性何去何从?

2025-09-13 心理健康
【摘要】:“理性使人倾向于人道”,理性的社会才会和谐,才能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因小口角而酿成大不幸事件,并不鲜见。但是,类似的非理性事件发生在校园之内,

“理性使人倾向于人道”,理性的社会才会和谐,才能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

因小口角而酿成大不幸事件,并不鲜见。但是,类似的非理性事件发生在校园之内,总让人有些意外。据报道,在湖南郴州九中,因为没有穿校服,一名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愤怒的学生家长当众将老师拖下学校升旗台;被劝向家长道歉的老师认为事件处理结果不公,愤怒之下,用割腕方式表示抗议。

湖南郴州九中教师割腕案只是“校园暴力事件”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一些中学校园内教师与学生的冲突时常见诸媒体网络:广东陆丰某中学学生围殴老师;湖南永州暴力老师用钢筋殴打并摔死学生,较之一些极端的、罪恶的校园暴力事件,湖南郴州九中事件的当事教师、学生、家长已算是相当“理性”的了。

学校是培养人们智慧与理性的地方,却为何开出如此多令人遗憾的“恶之花”?是什么让有些人忘记了道德,放下了理性,甚至藐视法律,做出了暴力的选择?

其中的原因或许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校园非理性事件的频发,至少从某个侧面警示了一种倾向,即当前一些非理性思想在弥漫,一些非理性现象比较普遍:既然非法拆迁可以被视为实现地方长远发展之举,跨省追捕网上公布真相的发帖者是维护地方形象,学历造假是为了造就一个个可以复制的“成功”,毁城墙建公路是为了“百姓利益”,那么,凭什么要人相信,理性就可以解决问题?某些“非理性”选择导致的成功和政绩,会使一些人产生扭曲心理,他们宁愿选择非常手段而不是相信规则和法律,在他们看来,非理性地一搏,总比理性地等待要来得实在。

在湖南郴州九中事件中,家长的暴力的确引起了当地教育机构的重视,不仅责令当事教师道歉,还应家长要求,将其作为反面典型,警示业内。而针对家长的暴力行为,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无形中向学生暗示:非理性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那些正值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而言,这样的暗示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意味着“师道尊严”的失落,更是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的消解。

和谐理性的社会需要国民理性,很难想象对社会充满逆反心理、崇尚以暴制暴的国民能够建设起强盛的国家,而一个充斥着不满、怨怼等不良情绪的社会能够走向辉煌。“理性使人倾向于人道”,理性的社会才会和谐,才能勇于自我批判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

本该是充满理性的校园却频发非理性事件,再次警醒我们培养理性一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国民理性的培养,不仅需要个体的自我省思,更需要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张扬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整个社会充满阳光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父母如何看待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