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
2025-09-13
在我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便是一家三口人,宝宝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但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能会变得娇气、任性。如何对付独生子女的这种不良个性?小编帮您分析这种性格出现的缘由之后,再为您支招!
独生子女的5种不良个性类型
独霸型
独霸型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儿童的个性倔犟,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不合群。在群体中经常称“王”逞霸,事事以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贪占型
贪占型的不良个性品质是指儿童对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只要他认为某种东西好,就想要获得或占有。在幼儿期这类儿童经常会抢夺或偷拿其他儿童的东西。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如果这种占有物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偷盗行为。
依赖型
依赖的不良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幼儿由于从小受到过度娇惯而未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表现为对父母的依附性特强。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表现为自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较足,生活上追求奢华,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怯懦型
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孩子因从小受到的心理压抑和限制过重,而形成的一种胆小怕事的畸形心理品质。造成这种不良个性的原因主要是粗暴或恐吓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致。
逆反型
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幼儿的性格表现出与成人有强烈的敌对或抵触情绪。这类孩子对成人不信任感特强,特别是当他们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或行为。
对独生子女的不良个性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对不同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践中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适用。
1.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教育。
因儿童时期的品德和个性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了不良个性表现时,都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矫正,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事后一块算账。
2.要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喜欢表扬和亲近,对批评和疏远比较敏感。而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表扬和奖励,及时肯定其良好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强化,利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幼儿的不良个性,使之得到负强化,效果一般比较明显。另外采用一些心理对比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有效,所谓的心理对比是指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相反的心理感受而逐步形成良好品质的教育方法。如新旧衣服的对比,批评与表扬的对比等等。
3.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和信任幼儿,这是矫正幼儿独霸和逆反个性的重要方法。当幼儿有了不良表现时,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批评幼儿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要多采取说服教育方式。
4.对怯懦型、依赖型和独霸型不良个性的幼儿,可以多采用一些意志训练的方法进行教育。
对幼儿进行意志训练时,要注意教育情境的设计要适当,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5.要建立规范幼儿行为的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品行。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6.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使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良好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
统一教育要求,既要统一学校内部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还要统一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求。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孩子心灵需求 教育不可忽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
2025-09-13
孩子犯了错误,有时父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惩罚才好,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适当...
2025-09-13
衣食无忧,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互动,“被保姆”的一代会幸福吗?“我家有保姆哦……”00后这一代,被保姆照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保姆”一代幸福吗?其实有些孩子过...
2025-09-13
导语:作为网民,如果你没听过“人生匆忙症”这个词,那你就OUT了。对于“人生匆忙症”,有心理专家称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
2025-09-13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五月的太阳格外暖,每年的5月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因此很多商家店铺也纷纷打出商品促销招牌,吸引众多挑选母亲节礼物的子女们的目光。如果是你,你将如...
2025-09-13
对于近期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穿越体”现象,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心理医生唐南医生认为:该种现象是对现实的约束、文化的束缚的抗争,是新生力量军的价值缺失的本性...
2025-09-13
几天前举行的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
2025-09-13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这样的“破坏...
2025-09-13
2月23日,在呼市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讨会上,多位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
2025-09-13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