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便是一家三口人,宝宝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但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能会变得娇气、任性。如何对付独生子女的...
2025-09-13
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外向型性格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内向型性格的人却更愿意与他们熟悉的人在一起,而不愿意和太多人交往。虽然所有孩子都可能会表现出两种性格特征,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会更多的表现出其中之一。
教育专家认为,外向型的孩子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的效果最好。但是他们往往比内向型的孩子更顽皮。那些在课堂上总爱捅捅别人、交头接耳,或者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通常都是外向型的性格。内向型的孩子喜欢通过观察与思考的方式来学习。老师往往会表扬他们安静而且从不插话,但可能就忽视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感受。
对于父母来说,搞清楚孩子的性格特征,不仅会使你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且会让你减少不必要的担心。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畏缩不前,其实你不必担心,因为他只是本能地先观察一下情况,然后会在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参与进去。既然你不可能彻底改变孩子的性格,所以帮助他建立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好方法,这样能让他自我肯定、自我接受。
这里将会给你几个小小的建议,去帮助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
如果你有一个内向型的孩子,请参考以下的建议:
先跟孩子的老师谈谈:每年开学的时候,跟孩子的老师谈谈,告诉他你的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环境,在做好心理准备后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在那些口若悬河的同学面前自惭形秽了。
给孩子讲话的时间:内向型性格的人总是出言谨慎。他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开口表达。因此,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语言习惯,不能心急地去打断他的话。
不要追问过多的问题: 对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提出很多问题,会使他更加紧张而语无伦次。因为他得对每一个问题考虑过后,才会口头回答。试着跟孩子聊聊你一天的生活,如果你也常常卡壳,那么他就会比较自信,并且乐意与你交流了。
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如果你要孩子自己决定他的生日聚会都邀请谁,他也许只想请两个朋友来参加。如果这样,你就不要为他办一个比较大的聚会,而是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带着他和他的小客人们去参加他们热衷的活动,比如儿童保龄球、滑冰等等。同样,在他去参加别人的聚会时,尽可能早点到,让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环境、调整自己的状态。
如果你有一个外向型的孩子,请参考以下的建议:
让孩子大声地“想”出来: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儿童心理学家说因为你的孩子想到哪说到哪,所以你可能觉得他就是信口开河罢了。但是如果你打断他,他立刻就找不到思路了所以你最好适当地用噢!或者我明白了!来鼓励他说完自己的想法。
教孩子不要抢话:让孩子跟你一起做饭来培养他的耐性;或者利用亲朋好友聚会的机会,让他观察和学习别人是如何沟通、倾听、非常礼貌地相互交流的。每天放学后,可能你那活泼开朗的宝贝都要迫不及待地想跟你聊聊他一天的学校生活。这时如果你还没下班,不妨留出15分钟跟孩子在电话上聊会儿。因为跟你的谈话可以帮他对自己一天的经历加深印象。
正确理解“大话精”:我儿子的一个同学向大家炫耀:他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他家养了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鸟;他对很多食物过敏,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编造的谎言。这样的孩子并不是有意要欺骗大家,他们只是下意识地想让别人觉得一见如故,才会把脑子中想到的东西立刻脱口而出,从而很快能跟大伙熟络起来。如果你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有时还撒了个小谎,你最好给他留点面子,不要当面戳穿他。但是作为父母,你得用类似 宝贝,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的话来提醒大家你的孩子有点夸大其辞了。当然,在你们独处的时候,你就一定要直接告诫他做人必须诚实。
接受他不愿独自做事的事实:如果你派孩子独自清理房间,或者一个人去劳动,他会立即变得无精打采,兴趣顿失。他总希望你能跟他一起打扫,或者仅仅呆在一边不要走开就好。他需要有人陪的感觉。
不管是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都各有千秋。因为外向型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所以他们的生活中往往不乏朋友。内向型的孩子也许相对朋友较少,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往往更深刻,关系也更紧密。请记住一点:你孩子的性格也许与你的完全不同,但是他也会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并且成功,他的生命同样绚丽多彩!
TIPS:认识羞涩小孩
羞涩往往会使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的介定混淆。许多内向型性格的人其实并不羞涩。
外向与内向都是健康的性格特征,然而害羞却被认为是不健康的教育学家说羞涩的孩子不适应与他人相处,通常是因为他们怕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被别人否定。其实内向型性格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仅仅在与人交流时不像外向型人那样直接而已。
虽然内向不等于羞涩,但是认为自己性格羞涩的内向型人远远多于外向型人。如果这个羞涩的标签被一遍遍地贴在你孩子的身上,那么他可能就会自我感觉不太好,从而真的变得羞涩起来了。如果下一次有人说你的孩子羞涩,不妨友好的告诉他们他不是羞涩。只是现在不想谈话。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独生的你具有以下哪种性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我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便是一家三口人,宝宝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但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能会变得娇气、任性。如何对付独生子女的...
2025-09-13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
2025-09-13
孩子犯了错误,有时父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惩罚才好,打吧,也解决不了问题。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适当...
2025-09-13
衣食无忧,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互动,“被保姆”的一代会幸福吗?“我家有保姆哦……”00后这一代,被保姆照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保姆”一代幸福吗?其实有些孩子过...
2025-09-13
导语:作为网民,如果你没听过“人生匆忙症”这个词,那你就OUT了。对于“人生匆忙症”,有心理专家称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
2025-09-13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五月的太阳格外暖,每年的5月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因此很多商家店铺也纷纷打出商品促销招牌,吸引众多挑选母亲节礼物的子女们的目光。如果是你,你将如...
2025-09-13
对于近期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穿越体”现象,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心理医生唐南医生认为:该种现象是对现实的约束、文化的束缚的抗争,是新生力量军的价值缺失的本性...
2025-09-13
几天前举行的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
2025-09-13
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这样的“破坏...
2025-09-13
2月23日,在呼市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讨会上,多位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