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
2025-09-14
钱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在孩子们和成年人看来,在4岁的小朋友和14岁的半大小子看来,每个人的解答绝对不一样。那么压岁钱到底应该谁来管?怎么花?这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具体分析。
以下是心理专家姬雪松为父母们给出的悉心指导——
学龄前幼童
面对孩子清澈的双眼,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无力拒绝”。照顾婴幼儿的父母,也经常会体会到这种“愿意为孩子去做一切”的冲动。这是由于小孩子常常会把自身的“全能感”投射到父母身上,而身为养育人的父母也很容易对此产生认同。
尽管如此,父母当然是无法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的。我们需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这个时刻,家长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挫败感,将自己的这种无力传达给孩子,进而也使他/她体验到经历挫败而带来的无力。
放心,这种无力感本身不会造成伤害,遭遇挫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在挫败中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
因此,这个时期钱的使用权无疑是应由父母主导的。毕竟在这个年龄的孩子眼中,粉色的钞票只是可以换来满足的神奇纸张。当孩子要求自己来管理大额的压岁钱时,父母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她“现在你还不可以”;“你还需要我们来替你管理”。
通常,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不会太持久。而父母需要关注的是自己对待钱的态度,是否在对孩子说“不行”的同时,将自身有关钱的不安全感、内疚与羞愧也传达给孩子了。
小学儿童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钱”已经体会到了很多层面的作用和意义。他/她们对于钱的渴望在不断增加,也说明了他/她们的世界在不断扩大。逐渐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地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也包括支配钱的权利。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确缺乏一些必须的金钱管理的能力,消费缺少计划性,拿到钱后常常急于去实现愿望的满足,迅速花掉所有可支配的钱款。而父母需要做的,是从对待幼儿时“指令式”地替孩子做主,转向对待学龄儿童时“指导性”地引导他/她学会花钱,让孩子加入到对钱的管理中来,但也不是完全放手。
因此,这个时候父母要做到逐渐放手,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她去自己支配相对小额的钱款,协助他/她正确地认识金钱和使用金钱。当孩子要求自己独立管理压岁钱时,父母就可以借机对他们进行有关金钱的教育工作。
可以先把一小部分数额的钱款交给孩子管理,家长完全不干涉;也可以让孩子先列出一个用钱计划,得到父母同意之后,再把全额交到孩子手中。这个与孩子商议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在认可孩子成长的过程。
初中及以上青少年
14~15岁的孩子,在消费行为上已经与成年人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他/她十分清晰地理解金钱可以交换来多种形式、多重意义的享受与满足,家庭中有关钱的战斗也就更多硝烟的味道。
这个时候,父母通常“做什么都是错的”。生理上的发育,促使青少年的生活中必然充满冲突,对于独立性的追求成为一种内在需要。父母再想蹲下身来和颜悦色地进行“商讨”,在孩子看来就变成了一件可笑的事情。
在压岁钱的问题上,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有底限的管理权”。在不影响家庭经济情况的前提下,划给孩子自己的“独立账户”,让他们自己去管理吧。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青年街头政治心理成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
2025-09-14
妈妈学历高孩子易偏食?父母习惯影响孩子对此,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戴耀华指出,孩子挑食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他们在孩子面前吃饭就挑三拣...
2025-09-14
父母容易偏心,可能是个公认的事实。可你知道,父母会更偏爱怎样的孩子吗?日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社会发展学敎授凯瑟琳·孔戈尔等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65%...
2025-09-14
怕养成抱癖,在婴儿长到2个月时,大多数的妈妈都尽量不抱婴儿。她们把房间整理得漂漂亮亮,摆放许多玩具,就是为了让婴儿养成在床上老实睡觉的习惯。因此,除了吃奶、洗澡...
2025-09-14
曾经,早恋被家长和社会视为“雷区”、“禁区”,一旦发现苗头,家长会不由分说地掐灭。如今,却被很多家长大方地接受,甚至“欢迎带回家”。近日,上海一则对2354名高...
2025-09-14
每天都有多动症患儿就诊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张英张英介绍,多动症是学龄儿童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较高,而且男孩高于女孩。在我国,一个班级中就可能有1—3名多...
2025-09-14
1、简单化。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在洛...
2025-09-14
很多女孩都偷偷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风姿绰约的女人。然而,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甚至内心里也一...
2025-09-14
一段时间,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认定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在询问无果后,家长将孩子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收集线索不得,家长便拖着孩子求助心理医生。武汉大学心理特聘教授尹邓...
2025-09-14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正如海洛因或者酒精一样,过度沉溺于网瘾伤害青少年的大脑。研究对患有网瘾的少年进行的大脑磁共振扫描发现,其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不...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