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
2025-09-14
受访专家:中国心理干预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日辉
李某某之母梦鸽受访,含泪回忆儿子案发始末。她公开道歉,指出儿子的错误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她认为儿子没有强奸等等。对于梦鸽这些行为。中国心理干预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日辉认为主要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第一:李双江作为父亲教育的失败。老年得子,李双江对儿子的疼爱,可谓是宠爱有加,是一种隔辈疼爱,记者N年前曾采访过李双江一位学生,他讲过这样一件事,因为李经常亲自接送孩子。孩子说我不喜欢你接我,人家说你是我爷爷,我喜欢妈妈来接。老年得子特别喜爱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过度的溺爱长期以来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感受的个性。做事我行我素,通过他过去的一系列行为甚至可以说是飞扬跋扈。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梦鸽作为母亲教育的失败。如果说梦鸽溺爱孩子,她会觉得很冤枉,因为她的教育从表面上来看,应该说是很严历的。但问题在于,她在孩子犯错时总是引导他外归因,即把责任都推卸到他人甚至社会,缺乏自我反省,儿子出了事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儿子是宝,永远是对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严厉,其实就是变相的溺爱,导致他的儿子心理上很难成长。
第三:夫妻双方教育方式的不一致被儿子利用。梦鸽教育儿子的方式明显与李双江不一致,在家庭中就形成了关于如何孩子教育的矛盾。而孩子又是非常聪明的,他会利用父母教育方式的不一致,根据父母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选择求助的对象。如此,不仅无法有效地教育孩子,反而家庭教育的矛盾被孩子利用了,甚至引发夫妻双方的冲突。
第四:父母的特殊身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李某某有恃无恐。无论如何说李某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能比普通的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物质支持,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场面历练。因为父母的特殊身份,孩子可能自幼觉得与众不同,加之父母不计后果的溺爱,缺乏自我反省,而且李某某无论犯多大的错,父母都会出面摆平。这导致孩子做事无所畏惧,有恃无恐,不计后果。而且,李某某在劳教出来后,梦鸽和李双江不仅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促使他反省,反而给其买更好的车,来安抚他,让李某某更觉得自己是没有错误的。如此这般,李某某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导致现在无法收场。如果在其父母的暗箱操作下,李某某被判无罪,他可能成为一个人格障碍的患者,冷血、残酷、缺乏同理心、缺乏反省,做事心狠手辣。等待他的可能是下一次更严重的犯罪,甚至被判死刑。
正如《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所说的:在儿子未满18岁前,给他买车,还让他开车上路违章几十次还找人帮他摆平。而不是以身作则的告诉他不能酒后驾车;儿子未满18岁,不禁止儿子和朋友喝酒,还让他夜里12点和朋友厮混于酒吧;儿子因为轮奸被抓,不是羞愧至极,反醒自己没有给他正确的性教育,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而是固执的告诉儿子,你没错,都是别人的错;儿子不满18岁就打人被劳教,出来后给他买了辆新车,在他眼里,被劳教不是惩罚,相反还能得到奖励。这一切都是变相的溺爱。总之,梦鸽的行为告诉孩子都是别人的不对,做事不计后果,从来不反醒,从小事到大事,从量变到质,越来越严重,在被告席上还在为儿子推卸责任,这种不顾一切为了孩子的做法会害死孩子的,如果真这样没事出来不受惩戒,李某某还会以为:杀了人父母也能帮助他摆平的呢?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盘点孩子22种“心理异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
2025-09-14
1.提醒孩子你们永远爱他。最好能和你的配偶一起向孩子公布你们离婚的消息,真诚并简洁地说出这个消息,跳过那些不好的细节,可以对孩子这样说:“爸爸妈妈很难一起相处,...
2025-09-14
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宝贝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的害羞,见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长大一些后,他们中的一些依然表现出敏感、自信...
2025-09-14
1、拒绝吃饭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
2025-09-14
因担心孩子的身高发育异常而到医院带孩子看病的家长明显增多。专家表示:除了生理或者病理方面的因素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虽然目前城市孩子的营养状况普遍...
2025-09-14
混龄班孩子心理发展更成熟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揣摩别人心理方面存在差距。从小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的小孩...
2025-09-14
今天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记者走访厦门岛内外多所中学发现,在临近高考这段关键时期,“被分手”、“被失恋”的考生不在少数,而这,将直接影响考生们的备考状态...
2025-09-14
从你楼下幼儿园里附属的亲子班,到各种私立、国际化的幼教机构开办的亲子班,亲子班已经成了妈妈眼中绕不过去的一道风景。到底该不该让宝宝上亲子班呢?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亲...
2025-09-14
好爸爸的8个标准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好爸爸的8个标准,爸爸们可以对照看看是否合格。1.多花时间陪孩子。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边...
2025-09-14
孩子爱打小报告不能鼓励经常听到有人感叹,自己家的小孩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向老师告状,一方面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一方面也担心这样会不会对孩子...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