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指责;生活在敌意中的孩子——学会争战;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学会自贬。皮雅?美乐蒂(PiaMellody)认为,孩子是带着两个问题来到...
2025-09-14
家族系统排列是由德国教育家及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先生所创立,虽然他已于2019年逝世。
但他留下的知识体系与心理疗法,却广为大众所赞扬与认可,深受国内外的学者及成功人士的青睐与推崇。
家族系统排列的作用广泛,几乎涵盖了当代人所涉及的一切困惑及难题,包括亲子、财富、健康、两性关系,等等,用以解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的烦恼与抉择。
母亲是成功的模样——伯特·海灵格
01
为什么无法靠近自己的妈妈
因为我们和母亲的联结被中断了。有些时候,这种中断来自童年时期。比如许多家庭里,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就和母亲分离,例如婴儿必须住院,妈妈却不能去探望他。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出生后马上就要被放进保温箱里,剖腹生产也会造成早年分离的状况。孩子经验这些分离,相当地痛苦,那份痛苦通常会转变成愤怒或绝望。
之后就算母亲回到孩子身边,孩子仍会因为心中有对痛苦的记忆,而把母亲推开。然后,母亲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猜想自己是哪里做错了,最后甚至会以离开的方式响应小孩。
如此一来,母亲和小孩并没有真正再次结合。
这种创伤将会一辈子影响着这个孩子。孩子早年朝向母亲的连结被中断,也会使他无法真正接近其他人。日后孩子长大,他的行为将会持续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
他将伤痛铭刻在心,依循其模式生活而不自己并没有意识。一旦他稍微接近某人,就会自行退后站到一旁,然后回到原点,重新展开另一个循环。事实上他哪儿也没去,只在原地打转。
有些时候,这种中断来自于家族的系统动力。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母亲和她自己的妈妈的联结中断了,也因为这些世代延续下来的动力,我们也和自己的母亲中断了链接。
在这些情况下,一旦我们和妈妈的联结中断了,我们也就不会用爱和敬重朝向别人和自己,我们会转身离开。
因此,逃离成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内在与外在表现出来的基本动作。相反,一旦我们成功地朝向母亲,朝向他人就会变得容易。
02
爱的序位要求接受父母如是
爱的序位要求作为孩子的我们,要全然地接受承袭自父母的生命,毫无抗拒和恐惧地全然地接受父母如是的样貌,而不期待他们有任何不同。
这样的全然接受是一种谦卑的过程,它使我们臣服于生命法则和个人命运,透过父母所给予我们的一切臣服于我们生命中所遭遇的限制、所得到的机会,也臣服于家庭命运所带来的纠葛、罪恶、负担、喜悦和任何所有的一切。
有些人害怕一旦以上述的方式接受自己的父母,这意味着他们也必须接受父母的恶行和令人恐惧之处,比如某些人格特质、身体的残缺或是某些罪行。他们以抗拒接受父母的“好”,来抵抗父母的恶行或是残缺,因此,他们无法完整地接受生命。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许多人拒绝全然地接受他们的父母,他们试着追寻所谓的“开悟”或是“自我实现”。此时,所谓的开悟和自我实现只是一种寻找理想父亲或是理想母亲的一种替代性行为。一旦我们拒绝了父母,我们同时也拒绝了自己,而我们也将因此感到缺憾、盲目和空虚。
03
很多人站在带来困难的错误位置上
当家庭中的后辈试图要为前人付出,仿佛这位后辈的地位与前人平等,甚至高过于他,而不是接受前人的给予并尊敬他时,施与受的法则将出现逆转。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他们在自己父母或是伴侣身上所无法得到的,而孩子也愿意为父母付出。
此时,父母就变成孩子,而孩子就变成父母。爱的流动就不是自然地由高处移向低处,施与受的流动将必须对抗地心引力由低处向高处流。
但就如水无法往高处流动一般,这样的付出也将永远无法到达它真正的目的地。
当孩子轻视施与受的序位时,她也会为此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不了解这种错误或是原因,她也会感觉到无力或失败。
当她错置了施与受的对象和序位时,尽管出于爱,她仍然忽视了序位法则。
她无法了解这样做并不合宜,而只是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序位无法因爱淹没,序位的阶层高于爱而存在,心灵中存在着一股力量,即使以生命及个人福祉为代价,爱的流动仍要依照序位及平衡法则运行。
因此,盲目地出自爱而不顾序位法则的行为是悲剧的开始。唯一的出路是:带着爱了解并接受序位法则。
对序位法则的了解是一种智慧,而带着爱的臣服则是一种谦卑。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我是坏孩子:家庭中的情绪虐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指责;生活在敌意中的孩子——学会争战;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学会自贬。皮雅?美乐蒂(PiaMellody)认为,孩子是带着两个问题来到...
2025-09-14
据报道,最近某高层小区有个孩子跑到32楼顶往下扔砖头,刚好有位阿姨遛弯差点被砸到。这样危险的事情,孩子家长却回应说:“又没砸到人,赶紧把孩子放了,别吓着我娃。”...
2025-09-14
1.怎么定义“想清楚了”?“想清楚了”就是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你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抽自己,再也不能抱怨别人了。2.“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一辈子都要和别...
2025-09-14
32条约翰·贝曼对于家庭治疗的看法和经验,作为享誉国际的作家、心理治疗师和教育家,他对亲子家庭关系和育儿方面有着非一般的洞察力。1、叛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它告诉你...
2025-09-14
为什么家长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孩子就越想去做呢?很多家长都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说了不止一遍,反复告诫很多次,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呢?这让家长们很头疼...
2025-09-14
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温尼科特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多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个曾经粘着你想和你说话的孩子,那个听话乖巧的孩子,渐渐变成...
2025-09-14
有的家庭里妈妈非常强势。几乎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妈妈一个人说了算,经常当着孩子指责父亲,贬低父亲的形象,这不好,那不对。为孩子教育夫妻发生争吵,并且否定父亲的方法...
2025-09-14
歌里经常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句童谣带出家教的长期问题——父亲缺席,家长朋友们,你的父爱质量达标了么?除却8300万遍布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城市里的孩子,每天...
2025-09-14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健文最近,“中国式”成了一个流行词汇,继“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婚姻”后,“中国式父母”又引发人们新一轮争论。与国...
2025-09-14
小丽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婚后丈夫也对她疼爱有加。可孩子的出生,似乎把一切都改变了。“看到孩子,有时觉得他挺可爱,有时觉得他很可恶。我的生活因为他,完全乱掉...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