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在家长那里都能找到答案。当你批评、嫌弃孩子时,不妨先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
2025-09-14
人间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养娃一生,的确如此。
从在怀中须臾不离,到蹒跚着挣脱母亲怀抱;从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到青春期对外面世界无比憧憬;从独自一人赴外地求学,到组建小家、生儿育女……
01
“曾经的我,每每想到再过几年,孩子就要出去上学、工作,我就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拿来照顾他、爱他。”
冬晨妈当过几年这种无微不至的母亲:
冬晨3岁时,大家都说这时候的孩子该学着自己用勺子吃饭啦。她担心孩子自己不会吃,吃不饱,也怕她弄脏衣服。于是每餐都耐心地一口一口喂食。
冬晨7岁时,上小学了,开始每天要背重重的书包,她怕孩子肩膀受不了,就每天都把书包从孩子手里接过来自己背。
冬晨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她每天帮他叠衣服,整理书桌,每星期收拾一次房间,她说孩子学习已经很累了,她作为老妈要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冬晨11岁那年,我差点得了艾滋”
——转变来自于一次意外。冬晨妈跟朋友出门摔伤,朋友先用棉签消毒了伤口,然后冬晨妈继续用了同一只棉签。
后来那个朋友查出了艾滋。
“我去检查了3次,兜兜转转几个医院”,冬晨妈说,在这“不知死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一直在思考冬晨的未来。
她突然发现,如果没有自己,冬晨并不能好好地生活下去,这是她之前从没考虑过的。她周到备至的关怀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人”的权利。
从那以后,她开始学着慢慢退出冬晨的人生。不再帮她背书包,不再帮她整理书桌、检查作业。以前冬晨想做不敢做的事,她现在都愿意放手让她去尝试,她开始不再帮冬晨做决定。
如果以前的爱是为了爱而爱,那么现在的爱,就是为了离开而爱。——正是为了让孩子在离开自己后仍然能好好生活,所以做父母的,反而要主动地退出他们的生活啊。
02
“能够主动退出孩子人生的父母,付出了比爱护孩子更多万倍的深情”——然而若不是经历“生死考验”,又有多少父母像冬晨妈那样狠得下心呢?
我们目之所及,都是对孩子千般忧虑,万般操心的父母。
-“乖,听话!”
-“这个你不会,还是我来吧!”
-“我都说过了,你为什么不听?”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跟着我,别乱跑!”
-“你管好学习就行,其他事你别操心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说过,父母缺位,孩子会野蛮生长;而父母不肯退出孩子的人生,更可怕。
因为当父母总想干预孩子的人生时,无异于在跟他们说:没有我,你过不好这一生的!你不行的,我不相信你!
曾经有人做过一篇调查,发现最早离开父母的一批00后普遍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而更深层的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不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该让孩子独立的阶段不给予他们适当的独立训练,相当于父母主动放弃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得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会严重不足。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远。孩子终有离开父母的一天,你终究要目送他闯荡世界的背影。
你是希望他被照顾得像温室花朵却不知如何应对外面风霜,还是希望他有生活能力傍身,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容应对?”
图片
03
曾有人说过,孩子的格局源于父母的格局,孩子的高度取决于父母的高度。——但孩子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去过。
真正的好父母,他们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孩子不再吃奶,离开了我们的怀抱;孩子学会走路,离开了我们的臂弯;孩子有了朋友,离开了我们的全情依赖……
每一步分离,我们都应该为他开心:开心他离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个体,又近了一步。
母与子,父与女,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
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父母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窒息,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无力。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若要孩子独立,父母必须适时退出。——这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把儿子养废后,我才明白: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永远学不会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在家长那里都能找到答案。当你批评、嫌弃孩子时,不妨先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
2025-09-14
现在父母与孩子的矛盾,越来越多了,可能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现在越来越难管,不仅仅不听话,而且还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有时候自己都说不过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讨厌自己的...
2025-09-14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那么,孩子如何才能成人,进而成功呢?杰克·霍吉曾在《习惯的力量》说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
2025-09-14
因为外遇而来做夫妻咨询的来访者中,基本上受伤的一方会说:“这么多年的感情了,我那么信任他,信任他一定不会做背叛我的事。因为他忙,我还会为他着想、体贴他。结果呢?...
2025-09-14
1.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2.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3.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我有个外甥女,家里条件很不错,父母跟她的关系也很好,孩子懂事,听话,...
2025-09-14
世上极少有不吵架的父母,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会遇到矛盾,发生激烈的争吵。争吵过后,不管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反正脾气是发完了,情绪也宣泄了,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然而...
2025-09-14
01临床名称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也会使用早期的临床名称来称呼,即“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这种精神障碍极大地影响到儿童或成年患者的生活质量。02双...
2025-09-14
对生活失望过的你,重燃希望了吗?当创伤来临时,或战,或逃,或冻结,你会如何选择呢?面对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应对态度,决定了你是谁,你将去往何方。比如,投资失败,婚...
2025-09-14
人是情感动物,哪能不生气?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要想就哭,生气起来还要骂上两句,中医讲得很清楚:怒上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说...
2025-09-14
“现在就开始,走一条来得及的路,真的不晚!”一个人生活得如果不开心,原因只有一个:智慧不够高。一个人最大的祸患是认知不足,一个人最大的痛苦是欲望和认知不匹配。如...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