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干预措施有哪些?

2025-09-14 心理健康
【摘要】:01临床名称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也会使用早期的临床名称来称呼,即“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这种精神障碍极大地影响到儿童或成年患者的生活质量。02双

01

临床名称

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也会使用早期的临床名称来称呼,即“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这种精神障碍极大地影响到儿童或成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双相情感障碍有三种亚型

Ⅰ型双相障碍

这是最为公众所知的一种亚型。诊断标准为,个体有过一次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症状表现非常强烈,如果不加处理,往往需要住院治疗。

Ⅱ型双相障碍

Ⅱ型双相障碍有时被称为 “软双相",它涉及一种更温和的躁狂症状,即“轻躁狂”。要符合诊断标准,个体必须有过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个体表现出轻躁狂症状和轻度抑郁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较短,但在至少两年内多次发作。

03

躁狂

躁狂的核心在于情绪、精力、或身体活动都处于较高水平。双相情感障碍亚型的具体诊断将取决于躁狂症状的具体表现。

躁狂是一种“巅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肢体过度活跃、缺乏秩序、睡眠需求减少、容易冲动、情绪反应剧烈、欣快感、判断力下降、易怒、思维奔逸、语速极快、联想松散、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及性欲高涨等症状。

躁狂也可以发展到更极端的水平,此时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定向障碍、联想障碍、幻觉、妄想和暴力行为等。躁狂极大地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轻躁狂是一种类似于躁狂的情况,但症状表现比较温和。其症状包括情绪高涨,身体活动增加,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奔逸,但不会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或社会功能造成重大损伤。

04

有哪些合适的家庭干预措施?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干预有助于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和社会功能。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干预措施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给出的下列10条建议。

1.家庭成员一起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知识,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常见症状及治疗。

2.家庭成员尽可能减少与患者互动过程中的高情感表达,如对患者经常批评、责骂和敌意;或者过分保护,并对患者的平常反应,当做疾病的征兆。

3.帮助患者一起识别抑郁和躁狂发作的先兆症状。

4.与患者一起帮助其按医嘱服药,并及时发现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5.当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时,能积极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娱乐活动。

6.当患者出现燥狂症状时,能帮助其避免一些刺激事件和冲动活动。

7.尽量创建和谐和支持性的家庭氛围,使患者减少压力,并可以提升相关技能,帮助自己进一步康复。

8.家庭成员尽可能与患者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榜样作用。

9.家庭成员多与患者一起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与其辩论。

10.鼓励微小的进步,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作者简介:

荣新奇已帮助过339人入驻年限8.7年

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遇到挫折时,如何自我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