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家庭序位的错位才是爱消失的原因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是什么消磨了爱,让爱情在婚姻中逐渐消失了呢?很多女人结婚以后,会把精力渐渐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
2025-09-14
01
成为自己,是灵魂最本真的渴望
你有没有发现下面这些问题:
当我们不快乐时,我们既不想加入别人的快乐,也不允许别人是如此的快乐。
当我们单身时,我们就觉得别人的恩爱是一件刺眼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幸福,我们就会诅咒看起来非常幸福的人、事、物,我们总能从上面发现不完美的地方,然后紧盯着不放。
当我们内在有限制,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由。
当我们内心有评判,我们就不允许别人自在。
当我们没有成为自己,没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也就不允许别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比如:你在一个有着“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中长大,从小你就被教育:作为女人是不好的,是不幸的,女人没有男人好,女人就应该付出、受苦。那么当你生了女儿,也会这样教育女儿,让她受同样的苦,或者更多苦,你会不允许女儿享受身为女人的快乐与自由。
或者:如果你小时候经常因为出去玩挨打,长大后你也会不允许孩子出去玩,你同样会打他——因为你被这样对待了,你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没能成为自己,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带着满身的枷锁、制约、限制、抵抗,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投射到所有人、事、物上,我们不允许超出我们观念的人、事、物存在,我们会不停的批判,不停的去控制。
我们今生最大的任务就是成为自己、活出自己。这是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的最大的贡献,也是最棒的事情。
只有当你成为你自己,你真正的自由、快乐、幸福了,你才能自由、自然地允许别人自由、快乐、幸福。
一个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内在充满了允许和自由,快乐与和谐,他会允许一切事物在身边自如的发生,因为他始终安住在自己里面,无比幸福。
02
如何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你开始“觉察”,你就能打破束缚!
我是谁?
这是最最重要的问题,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简单。
观察你与人们,以及与情境互动的方式,不要抗拒与响应,当你熟悉了这个过程,你就越来越能够觉察自己的念头、意见与判断,然后与它们保持距离,并且在每一种情境下都能维持平静。
当你能够观察,而不将任何情境贴上好或坏的标签的时候,你就能将自己自由释放。
我们本身就是完美的!
然而,念头、信念、意见与判断是不完美的,这些干扰与局限我们的程序与记忆,就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们通过社会与我们的经验,输进我们的意识里。
当我们开始觉察到自己并不只是“记忆”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开始观察,并且渐渐的不再被“限制”和“结果”所捆绑,回归到最初的完美状态。
不幸的是,我们最普遍的运作方式,就是完全无察觉的认定:我就是“记忆”,我就是他们说的这样,我就是如此糟糕,我无法改变。
我们根据外在的环境、家庭教育变成了某个样子,并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原貌。
结果,我们就任由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环境与外在的因素来定义我们的认知。成为了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甚至丢掉了自己。
03
学会真正的欣赏自己
当你开始欣赏自己,所有的美好都会回到你的身上。
为了发现自己和内在平静的连接,我们需要回归实相,并且心领神会地知道,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
这也将让我们成为自己,并开始存在于信任与灵感之中,在此,所有完美的时刻都会回归到我们身上。
无一例外的,当你停止按照自己所处的外在环境来定义自己时,你将接收到更多自己无法想象的东西。
一旦你回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开始欣赏自己,人们也就更能欣赏你。人们将透过你的爱而认识你,并且尊重你与你的自信。
他们对你的认可,与你的学历或你所拥有的东西都毫无关系,就仅仅与你本身有关。
这项方法既简单又顺理成章,一旦你开始释放自己,你将注意到自己不需要对人们说太多话,他们就已经开始好奇地向你探询:“你究竟对自己做了什么呀?你都做了些什么呢?你看起来有些不一样,好像年轻多了!”
04
当你成为自己,你才会允许别人
玛莉安娜·威廉森 曾说:“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匮乏,相反的,我们那最深的恐惧存在是因为我们无比强大。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那个光明让我们感到害怕至极。”
我们常自问:我怎么可能是聪明、优雅、英明与伟大的呢?事实上,我们为什么不是呢?你正是上天的孩子,是你把自己贬低了,这样会让你无法在人间有所贡献。
如果只为了让别人在你身边感到安全些,所以就让自己萎缩变小,这样想实在是太愚昧了!
我们生来就是要彰显上天的荣耀的,而这荣耀正在我们里面,这不只在部分人里面,而是每个人都有。
当我们让自己内在的光亮闪耀,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允许别人也这么做。
当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被解放出来,我们的出现也会同时解放了其他人。
当你成为你自己之后,你享受了内在的自由、幸福、和谐,你就会允许别人也成为他们自己。
05
学会为自己“清零”
一开始或许有些困难,但一旦你有了觉察的经验,也就是回到了零的状态,你就会想要经常回到那个状态,哪怕只是灵光一现。
当你越是经常练习,就越容易保持觉察。
当下一个记忆又开始播放,它会迫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觉察,正因为如此,你必须给自己下一个机会继续练习觉察并做你自己。
渐渐地,你就会觉得自己像小孩般地自由,只观察与赞叹这生命的奥妙。到了一定阶段,相较于毫无觉察的状态,反倒是保持觉察状态与做自己变得更容易一点。
一旦你开始练习,你的身心就会记住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也会常来找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放掉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就时时刻刻都能到达宁静与喜乐的状态了。
记住:你正在追求的安全感与快乐,并不存在于你所拥有的那些物质、学历与关系中,它比你想象的那些都要来得更加容易。
绝对没有外在的东西能够让你变得更完整与完美,任何你现在认为必要、且可以向外求的东西,都只能让你感到短暂的兴奋。
这只是一种依附关系,迟早都会消失,或者让你对它们渐渐失去兴趣,而且你可能还会因此受伤。
现在,就让自己自由!
相信你已经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再也不需要其他东西了,放下并且允许内在最了解你的那个部分去指引与保护你。回归到完美的你,你将会发现上天的所在,以及你所需要的每一件事物。
它们都在哪里呢?就在你的内在!
作者简介:
赵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37人入驻年限10.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通过家庭序位看透:是什么消磨了爱,让爱情在婚姻中逐渐消失了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01家庭序位的错位才是爱消失的原因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是什么消磨了爱,让爱情在婚姻中逐渐消失了呢?很多女人结婚以后,会把精力渐渐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
2025-09-14
亲子关系就像回音山洞,你越吼、越骂,他越倔。想养出温和、好沟通的孩子,不妨先改变自己的语气。“孩子越长大,越难管教。”“说他两句,他能回你十句。”“越是命令,越...
2025-09-14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焦虑时有发生,且有低龄化趋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两会刚刚开幕,已有不少代表委员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建立统一的学生心理危机预...
2025-09-14
一朵静美的小花,妖娆着,芬芳着。守一寂清欢,温暖了过往流年,嫣然花开朵朵心语,幸福满襟,知足满怀。平日里,一半烟火,一半清欢。锅碗瓢盆交响曲,柴米油盐酱醋茶,那...
2025-09-14
01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叛逆,已经成...
2025-09-14
朱自清说过:“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真正厉害的人,低调内敛,他们有为人处事不虚荣,不炫耀,不张扬,踏踏实实地做事,默默无闻地做人。相反,...
2025-09-14
相信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如果寻求别人的帮助,就可以很快地解决好一件事情,可是我们总是不好意思开口。然后自己...
2025-09-14
我们经常从朋友那里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真希望他快点成熟!”“她表现得就像个孩子!”“我丈夫都不如六岁的孩子成熟!”“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加上他,就像有了三个!”...
2025-09-14
人间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分离为目的。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025-09-14
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在家长那里都能找到答案。当你批评、嫌弃孩子时,不妨先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