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从英文Involution翻译来的。内卷化,原本是社会学家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长时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家庭教育的“内卷化”...
2025-09-15
我先讲两个接近一百年前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桑代克的试错实验。有个叫桑代克的心理学家曾经对猫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事先准备了一个铁笼子,笼子只留一个小门,门上有一个铁环装置,只要拉动这个铁环,门口就会自动打开。这时,他把一只猫抓进铁笼子里,把门关好。
猫是一个喜欢自由的动物,被抓进笼子后它会乱抓乱撞。在乱抓乱撞中,突然触动了铁环,门口自动打开了,猫逃跑了出来。
这时,再把猫抓进铁笼子里,它仍然是扰抓乱撞,当再次触碰到铁环时,门又打开了,猫再次逃跑了出来。这样反复实验多次之后,猫不再乱抓乱闯了,而是直接去拉动铁环轻松跑了出来。
桑代克把动物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尝试.试错学习。猫的这种行为是经验性的,期间没有推理的成分。但是,猫的这种行为也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方法。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他由此提出了问题解决的联结理论。
第二个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对黑猩猩的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把一只黑猩猩关在一间屋子里,屋顶挂着一串香蕉。猩猩饿了后想吃到这串香蕉,可是呢,香蕉挂的很高,自身的身高无论如何也摘不到香蕉。
屋子里有个箱子,只要把箱子移过来,站在箱子上就能轻松得摘下香蕉。在这个处境下,饿急的猩猩把箱子与香蕉建立了连接,它把箱子移过来,站在箱子上,很轻松地摘下了香蕉,从而解决了饥饿的问题。
后来又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屋子里不是事先放下一个箱子,而是准备了两根竹杆。猩猩先是跳跃着去摘高处的香蕉,可是无论怎么跳也无济于事。后来,猩猩拿起一根杆子去够香蕉,可是自身的身高加杆子仍然够不到,几次失败后,猩猩突然顿悟,将两根竹杆接起来终于将香蕉取了下来,达到了吃到香蕉的目的。
柯勒发现,猩猩解决问题依赖于知觉情境的改组,即将原来的知觉情境改组成一种新的结构,从而表现出对整个情境的顿悟。
这两个实验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把一个人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他一定会找到出口,或者利用工具,这是不成问题的。如果变化一下方式,你可能没有猫聪明,更没有猩猩那么理智。
我们每一个人,我说的是每一个人,在许多情况下要都要经历猫的试错过程,然后才过度到猩猩的顾悟。要知道,人类社会要比猫和猩猩遇到的问题复杂的多。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是不断地在尝试.试错中度过的,像猩猩的顿悟,已经上升到创造的高度。
人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人与物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婚姻情感、社交恐惧、上下级关系、亲子教育、人事管理等等。人最大的困惑是社会环境生活。社会环境生活要比自然环境生活其复杂程度何止千万倍。
人最可贵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问题是,你的创造性思维不管多么高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照样无能为力。比如说,一个将军能指挥千军万马,但不一定能指挥动自己的妻子;你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不见的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个数学家能破解复杂的数学难题,但不一定能解决生活中的琐事。
最后我再说说疾病。我们人类面对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疾病。如果我们把疾病当作桑代克的铁笼子,你能从铁笼子里跑出来吗?那些被疾病吓死的人大有人在,足以证明人没有猫聪明。有些人可能比猫聪明,但没有猩猩那么有悟性。比如前些人,有些明星在国内得了重病跑到美国治疗,结果还是死了。
我接触过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这些人受到伤害后,和猫面对的铁笼子一样,痛苦挣扎,直到死也没有找到那个可以脱身的铁环。那个铁环不在吗?一定是在的。我们要有这个么一个理念:只要是问题一定会有答案,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我说过,我们人类遇到的问题要比猫和猩猩遇到的问题复杂,类比一下,心理上的问题远远要比物理上的问题复杂。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个非常优秀的朋友,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靠养殖发了财,在人们对万元户望洋兴叹的时候,他早已经是万元户。可是,他的第一次恋爱失败了,产生了婚姻恐惧症,直到今天还是独身一人。三十五年过去了,他没有走出这一恐惧,谁能理解呢?
还有的人,就别人一句伤害性的话竟然气出了肝癌,谁能相信呢?还有的人,被别人的一句话气爆了肺,你能相信吗?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桑代克的猫实验。如果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就是那个铁笼子,你能走出来吗?我们可以说人类要比猩猩聪明,我看,在许多情景下,我们比猩猩笨的多。比如说,那些在国内得了病到外国治疗的人,其实仍然在铁笼子里乱抓乱碰,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手段。
悟性才是珍贵的。当我们在外部找不到可利用的工具的时候,悟性就是唯一可靠的资源。
最后我再谈谈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的创造性思维。韦特海默发现,创造性不一定是按照逻辑进行思维的,逻辑思维既不能保证思维的正确性,也不保证思维的创造性。他说,创造性思维不是零零散散的碎片,而是要了解课题的整体特征,并且从整体特征出发利用某些传统的智力操作。他因此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包含了对课题成分的重新组织,而不是根据联想或逻辑思维从课题条件中得到答案。
韦特海默的这段论述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生活中发生的许多问题既不是按照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运行的,也不是按照某些规律运作的。比如说,你的好朋友遇到了困难向你借钱,你看在多年友情的份上把钱借给了他,可是呢,朋友有了钱之后并不打算把钱还给你,甚至处处回避你,这就是赖帐。面对这个问题,你既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把钱要回来,也没有通过司法手段把钱追回来,而是非常伤感,从此拒绝与所有朋友的交往。再后来,你对谁都不相信,甚至害怕有人打搅你,从而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你看,几百块钱甚至几万元钱,怎么和社交恐惧相等了呢?
这是一个由借钱引发的心理问题,期间既没有逻辑性也没有必然性,完全是个人的交往方式和性格特点造成的问题。像这样的心理问题在生活中很多很多,都是由一级问题延伸到二级问题,再到三级问题,使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当出现了心理问题时,那么你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如果救治不当,这一生就算完了。
最后我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我篡改一下:所有悲惨的人生是类似的,没有悟性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不是吗?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铁笼子,你跑出了这个又进入了那个,在劳累奔波中、在痛苦挣扎中直到终老。
生命的答案,或许就是黑猩猩给我们的启示。如果外部环境没有任何可利用的工具,或者不能改组,哪就向内心寻求吧!
作者简介:
刘子善已帮助过2101人入驻年限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内卷”是从英文Involution翻译来的。内卷化,原本是社会学家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长时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家庭教育的“内卷化”...
2025-09-15
因为生活的压力,一大部分爸爸们工作都很繁忙,孩子多是老人或者妈妈教育,爸爸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然而,确实爸爸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利影...
2025-09-15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避免犯一些错误,但重点在于,我们不能用一生的时间来避免犯错。过度苛刻要求责备自己,只会限制你未来的发展、耗尽你的资源。当自己失落的时候,看着...
2025-09-15
在最困难的关系里修行,你的障碍将转化为你的智慧,而从亲密关系中流淌而出的智慧甘露,就是你送给下一代的最好礼物。“你总是忽视我!”“你对我说话太大声了!”“你太抠...
2025-09-15
最近,心理咨询确实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心理健康已经走到了公众话题的中心。在过去一年关于健康和财务危机的讨论中,许多人承认抑郁、焦虑和成瘾行为是...
2025-09-15
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应该及时地满足其生理需要;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选择权,家长应该耐心地将其当作朋友.....
2025-09-15
我有两个孩子,我儿子已经26岁了,我女儿14岁,正在青春期。所以,有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再加上过去24年从事心理行业工作学习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跟大家分享一...
2025-09-15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今年过年,我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感觉:年淡了!仔细想来,不是年淡了,而是经历着过年的我的体验变淡了。我老了吗?老是不老,如果可以活到八十...
2025-09-15
身体和你的情绪是并行的,懂得清空,才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身体垮掉之前,这7个信号,一定要注意了!畅销书作家何权峰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知名大学心脏学系主任心脏...
2025-09-15
如今,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推崇这样的放养教育,觉得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童年一定要过的肆无忌惮,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放养教育,可能是部分家长懒惰的借口,他们不愿...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