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许多人都叫他KK他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趣的人"凯文凯利是美国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办人和主编,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多本探讨未来科技的书,最出名的两...
2025-09-15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下面这些错误你是否犯过?
01错误做法一:包办替代
孩子穿衣、穿鞋、简单收拾家务等,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家长都给孩子包办了。家长们认为,每天时间很紧张,没时间让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干那些事,我们动手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从表面上和眼前看,包办代替似乎对孩子有好处,节省了父母等候的时间,但从长远看却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锻炼,即使孩子长大一点有能力完成那些事,可能也没有养成习惯自己完成,也不愿自己去做,更不愿去尝试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02错误做法二:特殊待遇
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都会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孩子要什么都照给不误,也不太会教孩子节省。
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从自己得到的特殊待遇中总结出“我是特殊的人”的结论,并容易变得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
03错误做法三:害怕哭闹,轻易妥协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想达到无理要求时常常以“哭闹、躺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家长在公共场合,或是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碍于面子想让事情尽早结束,往往会轻易妥协让步。
长此下去,孩子会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没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实现的过程。
父母的一味妥协只会让孩子抓住规律,越是有人在场,越是事多,越一次次地迫使家长妥协。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原则,若家长能够坚持原则,孩子也会放弃无理的想法和做法。
04错误做法四:过分保护
中国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会给孩子制定很多规则,为的是让孩子能听自己的话。
孩子做得不好,或者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很多妈妈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会对孩子说狠心的话,但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和内疚。
许多父母不自觉地做了焦虑型的父母,造成了孩子做事不专注,通俗地说,就是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有问题时又抱怨孩子,让孩子无所适从。
05错误做法五:纵容懒散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打游戏,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家长在小孩念小学时管教得很好,到了中学就对孩子放宽标准,殊不知中学时期正是孩子面临诱惑最多的时期,必须坚持原则。
长期的懒散生活,必然使得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06错误做法六:过分控制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有的孩子慢慢成了「小尾巴」,时刻都不能离开家长。
更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是绝对权威,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干预孩子的个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家长对孩子频繁地发布指示和禁令,如不许调皮、不许闹、不许跑等。让他们不要动这不要动那,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07错误做法七: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事事以孩子中心,一旦孩子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这样过分「爱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胆小娇气。
08
父母如何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
提高自身
父母应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不要盲目追求短期教育目标,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
重视孩子习惯养成
孩子在家庭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伴随他的一生,家庭中形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孩子成就人生的基石。
创建温暖的家庭环境
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重要,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言语和情感交流,保证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与老人达成一致的育儿共识
父母们应该与家里老人进行协商,达成育儿的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世界上最有趣的人”给出的12条人生建议:活着就是应该要尽量的减少自己的遗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凯文·凯利,许多人都叫他KK他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趣的人"凯文凯利是美国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办人和主编,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多本探讨未来科技的书,最出名的两...
2025-09-15
孩子过度上网,不出门,不去学校学习,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孩子所处关系的问题。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解决好孩子周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
2025-09-15
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困在一个盒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和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想要打破这个框框,学会充分享受生活,请从第...
2025-09-15
“放学的路上碰到了同班的老师。”“正在和人发消息,结果对方一个语音电话打过来。”“聚会的时候被人问:你为什么不说话?”“有熟人迎面走过来,内心计算距离多远比较适...
2025-09-15
我们总是追求向外生长的力量,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却不知道,只有向内生长,才会变得完整。很多人一聊到自己的缺点,仿佛自带显微镜,越是审视,就越是放大自己那些...
2025-09-15
高能预警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一张无害的脸,展露给外人的是纯真、无知的形象,总是表现得很谦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暴露自己,在一开始,会给人一种可...
2025-09-15
我有一位朋友,娃刚一岁,闪婚,婚后开始各种吵架,两人脾气都火爆,吵架的时候那叫一个山崩地裂。男的对女的不体贴,女的对男的不关心。她是女方,很想离婚,但一想到女儿...
2025-09-15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事,而是自己的情绪。一个人若能驾驭情绪,便能驾驭人生。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过一个心...
2025-09-15
著名导演冯小刚说:“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几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无处可寻,拿...
2025-09-15
未来的社会,肯定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便捷性,但是现实的世界更重要。作为父母,要用心引导,别让孩子过度沉溺电子产品,也别让网络和手机成为...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