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社会,肯定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便捷性,但是现实的世界更重要。作为父母,要用心引导,别让孩子过度沉溺电子产品,也别让网络和手机成为...
2025-09-15
著名导演冯小刚说: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几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无处可寻,拿钥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钱财,够用就行,挣得再多,真的带不走一文。人生的关键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
谁规定每个人一定要活得精彩?我本平凡,不求精彩,只求自在。
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更是真谛!
“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每当被问这个问题时,才发现,有时候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前进,最后却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菜根谭》里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意思是:人生的快乐最终还是根植于内心,所以我们要懂得取悦自己。
所谓取悦,就是要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如何取悦自己呢?
01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真正的强大,是敢于正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自己长得丑:小时候村里很多人当面嘲笑他:“你瞧你那个熊样!”
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他。
莫言为此常常流泪,母亲却对他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使是丑也能变美。”
杨澜一次采访当当网的董事长创始人俞渝,问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
她说:“长相。”为此,她曾经自卑过,可是后来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于是,杨澜又问:“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反而越来越自信,越有气质和光芒了呢?”
她回答:“接受自己。”杨澜听了忍不住赞叹,说这一点值得许多女性借鉴。
悦纳自己,是高高兴兴地接纳自己,不仅包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自己不足甚至残缺的接纳,对失败挫折的包容。
即使自己不够英俊或美丽、不够高大或靓丽,仍能欣赏自己的可爱之处。
“爱死我自己了!”然后,改变自己,直至无限靠近完美——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悦人者众,悦己者王。任何一位有追求、有品质、有生活品味的人,都该是一个悦己者。
生活是过自己的,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喜欢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者别人怎么想,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想再取悦谁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
02
停止和别人的比较
“比较”这个词好像从出生就开始伴随我们了,比身高、比体重、比成绩、比工资……无数的比较环绕着我们,甚至左右着我们。
有人说,不和别人比较是在安于现状,不敢面对别人的挑战,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
可是我们每天活在比较中又会开心吗?
别人的好与坏,关你啥事
作家陈建功,幼年时家贫,很羡慕条件好的同学。
妈妈说:“咱家不如人家,就不要跟人家去比吃穿。”
陈建功说:“那我就比学习成绩。”
妈妈说:“读书、学习不是怄气的事,干嘛老想着‘比’呢?你得把读书、学习、思考、创造,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陈建功的妈妈真的很睿智,她的这种“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要想着与别人比”的观点,对儿子一生的成长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总喜欢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结果让孩子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压抑,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我由此想到了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的一句话:
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很多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失去了自信和生活的勇气,甚至生发出‘羡慕嫉妒恨’。
放眼现实社会,不少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
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心浮气躁,没有了快乐和幸福。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大部分经历都冷暖自知。
开公司的老板,不一定就比开小卖部的老板幸福,搞金融赚大钱的人也不一定比大学里自由自在的老师更懂得生活的意义。
懂得欣赏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随心所欲。
如果能用“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就会轻松许多,也更容易找到幸福的入口。
03
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林语堂说过:“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就不要想做别人。”
做自己,不去模仿别人,不去按别人的意愿去生活,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只要自己幸福、快乐就足够了。
一个朋友在广州漂泊了四年,每天都是为了最后一秒踏入公司,而不顾形象地挤公交、挤地铁;面对手中无意义的工作,却又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一点应付之计;拖着加班后疲惫的身体穿梭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
他经常会想,每天忙忙碌碌穿行在这个无根的城市,像一块微不足道的齿轮按部就班地转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后来他想了很久,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便毅然辞职,回到了老家。
回到家乡,不久便找到一份安稳闲适的工作,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
早上上班有时闲庭漫步,有时骑骑单车,下班路过蛋糕店,偶尔买上一两件糕点,回去泡上一壶清茶,茶香四溢,沁人心扉,搭上蛋糕的香甜松软,晚上的美好时光徐徐拉开。
过上自己梦中生活。
在一座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小城,寻一个良人,快快乐乐,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生。
这是他想要的生活,即使不是世人眼中“出息”的模样,他也不在乎,人活一世,总归是为自己活得,自己开心满足,此生便不留遗憾。
人生最好的活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而不是按照世俗的要求,必须活得成功。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不是自私,是记得初心,才知道去往哪里。
取悦自己,不是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让自己变得美好的同时,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变得快乐和美好。
取悦自己,不是自私的,但是私人的,因为首先要让自己在寂寞中独自绽放,在孤独中微笑以待。
取悦自己,就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与别人做比较,从而专注于内心的意愿。
如果你现在过得不开心、不如意,不妨尝试一下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未来的社会,肯定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便捷性,但是现实的世界更重要。作为父母,要用心引导,别让孩子过度沉溺电子产品,也别让网络和手机成为...
2025-09-15
有朋友问我,我年纪轻轻的,又不是像我老妈那样进入更年期,为啥我也像老妈那样,脾气大得像火山啊?难道我出了什么问题?朋友对自己管理不住自己脾气这件事,似乎已经有些...
2025-09-15
心理学有一个“联觉”现象,比如望梅止渴,看见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暖,看到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冷。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不一定是因为学习本身,还可能是附加在学习上...
2025-09-15
不同性格看待事物是不一样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定如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认知也不深。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性格全然不同于人格...
2025-09-15
在很多家庭里,哭是一种禁忌。很多家长用暴力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哭泣。我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家长:孩子做什么事最会令你烦躁?家长的回答竟是清一色的——哭。坦白地...
2025-09-15
“情绪性退化”在情绪来临时,表现得如同一个小孩。当某个情景触及了未被疗愈的过往,我们会暂时地退到相关事件发生时的年纪,以那个“小孩”的视角来看世界。「一个真正成...
2025-09-15
我先讲两个接近一百年前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桑代克的试错实验。有个叫桑代克的心理学家曾经对猫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事先准备了一个铁笼子,笼子只留一个小门,门上有一个铁...
2025-09-15
“内卷”是从英文Involution翻译来的。内卷化,原本是社会学家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长时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家庭教育的“内卷化”...
2025-09-15
因为生活的压力,一大部分爸爸们工作都很繁忙,孩子多是老人或者妈妈教育,爸爸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然而,确实爸爸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利影...
2025-09-15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避免犯一些错误,但重点在于,我们不能用一生的时间来避免犯错。过度苛刻要求责备自己,只会限制你未来的发展、耗尽你的资源。当自己失落的时候,看着...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