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到:幸福的生活有同样的幸福,悲惨的生活有不同的悲惨。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一路上曲折坎坷,悲欢离合总在不断...
2025-09-15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
01
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
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别人否定了你,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生活中,我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拒绝我的时候,我就很难受。
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否定了我做的事后,我就觉得我很不好。
我常常很自卑,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都不如别人。
......
02
他们的拒绝与否定
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
为什么害怕被拒绝和否定?好像被拒绝和否定,就意味着我不够好。如果做了一件事,就要受到表扬。如果没有反而得到了批评,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好而没有得到。
实际上自卑、焦虑和害怕后面,都有着这样一份控制,期待别人可以无条件按照自己所需满足自己的控制。
慢慢跟去拨开这层面纱:
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
换句话说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别人否定了你。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否定你的这个人的问题。更或者是,这两个都有问题,而不只是你自己。
比如说:
我们遇到过太多喜欢盯着别人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的人,
也见过太多嘴里只有批评而较少有表扬的人。
他们对人、事、物的标准极高,一般的东西都入不了他们法眼。
所以,他们评价某部电影、某个作品,首先能看到这个作品的哪里不足,他们能迅速发现缺点并给予指出。
03
总有人嘴里很难说出表扬
总有人只喜欢表达否定
也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讨好,他们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经验构成了他们的爱好。在他们的情境里,他们喜欢的或者方便的,就接受。他们不喜欢的或者不方便的,就拒绝。
这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也和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你不在他的情境里,无法从他们的情境去理解他们的拒绝。
而且你还会用了一个“概括化”的机制成功的折磨了自己:
他在这件事上拒绝了我,我高度概括和上升到人格层次上:因为我这个人不好。
就算是极度亲密的恋人之间,都常常存在拒绝。难道一但在某个事上被拒绝,就意味着自己不够爱了?就要分手或离婚?
04
区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自己就是不好了,那么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微妙的过程:
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认同了他们的标准。
用他们的标准来看,你是不好的。
因为他们的标准那么高,那么和你不一样,他们的眼光容易看到不好而不容易看到好。
然后,你认同了他们的标准,并且来折磨了自己。
你觉得他们可以接受,就认为他们也会这样想。
你假设了他们的情境、背景和你一样,你觉得他们可以接受,就认为了他们也同样是合适接受的情境、背景。
可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你不停的切换自己的标准,尝试着认同他人的,你就总能找到否定。
解决方案,最好的就是:区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区分之一:理清他们的标准和你的标准
你可以是那个自己好坏的决定者。
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你可以给自己肯定和认同。而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
你才是自己好坏的那个真正决定者,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旁观,并非决定。
区分之二:划分事和人
别人对你的拒绝或否定,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你不需要高度概括到人的好坏上来。他拒绝和否定你这件事,并不影响他喜不喜欢你这个人。
如果喜欢你,就要肯定你所有的事,接受你所有的事,那,你也太霸权主义了。
往深层里说,就是:你这么害怕拒绝,那么你接受你自己吗?
05
先否定了自己
才害怕别人否定
人们先抛弃了自己,才会害怕被拒绝。
人们内心有个深处的声音: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是不值得被接受的。才这么害怕这些恐惧真的会发生,才会对现实发生这么反应激烈。
当我去呈现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也会惊人的发现,他们那被否定的童年里有很多创伤。在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否定。
那么习以为常,当100件事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的时候,很自然就上升到了“我这个人不好”的层次上。他们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否定。
权威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只会很理所当然的就这样。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对否定和拒绝及其敏感,很自然触发他当年辛苦建立的保护机制:我被否定和拒绝,是因为我不好。
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一旦承认“我不好”,我就可以放弃努力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会被否定和拒绝。而一旦承认“我不好”,在沮丧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一种踏实感。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有安全感了。
可是你还是长大了,你还是得看清楚,你和所有人一样,不再是两级分化的好或者不好。你还是得认清这个事实:众生平等,没有好坏。
你可以事情没做好,可以事情被拒绝,但这和你好不好已经没有关系了。既然事情上的事,你都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把它做好。这其实就是后天重新塑造自信和开朗的过程。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
这不代表我不好,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即使被万人唾弃,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来欣赏我自己。
作者简介:
赵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37人入驻年限10.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到:幸福的生活有同样的幸福,悲惨的生活有不同的悲惨。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一路上曲折坎坷,悲欢离合总在不断...
2025-09-15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下面这些错误你是否犯过?01错误做法一:包办替...
2025-09-15
凯文·凯利,许多人都叫他KK他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趣的人"凯文凯利是美国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办人和主编,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多本探讨未来科技的书,最出名的两...
2025-09-15
孩子过度上网,不出门,不去学校学习,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孩子所处关系的问题。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解决好孩子周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
2025-09-15
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困在一个盒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和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想要打破这个框框,学会充分享受生活,请从第...
2025-09-15
“放学的路上碰到了同班的老师。”“正在和人发消息,结果对方一个语音电话打过来。”“聚会的时候被人问:你为什么不说话?”“有熟人迎面走过来,内心计算距离多远比较适...
2025-09-15
我们总是追求向外生长的力量,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却不知道,只有向内生长,才会变得完整。很多人一聊到自己的缺点,仿佛自带显微镜,越是审视,就越是放大自己那些...
2025-09-15
高能预警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一张无害的脸,展露给外人的是纯真、无知的形象,总是表现得很谦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暴露自己,在一开始,会给人一种可...
2025-09-15
我有一位朋友,娃刚一岁,闪婚,婚后开始各种吵架,两人脾气都火爆,吵架的时候那叫一个山崩地裂。男的对女的不体贴,女的对男的不关心。她是女方,很想离婚,但一想到女儿...
2025-09-15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事,而是自己的情绪。一个人若能驾驭情绪,便能驾驭人生。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过一个心...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