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了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不是天赋,而是一个人坚韧不拨的能力。进化...
2025-09-15
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人民日报的这篇《中小学欺凌防治安全手册》,条理清晰专业实用,老师和家长必读!
01
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02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哪些?
财物欺凌: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钱财。
性欺凌:是指以性或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嘲弄对象等行为。
肢体欺凌:利用身体动作殴打、踢踹、绊倒等直接攻击他人。
网络欺凌:利用互联网等多元网络媒介散播伤害被欺凌者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
社交关系欺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
言语欺凌: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用言语刺伤或嘲笑评论别人。
03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1被欺凌者
变得胆怯、 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不要得罪比我厉害的人,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
“他们在看我,是不是在评论我?”
导致情绪抑郁,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
“我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
“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满意。”
学习困难,厌学逃学。因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愿上学。
2欺凌者
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旁观者
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04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
如果孩子遇到暴力事件,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是否受到了伤害,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下面这些迹象预示孩子有可能正遭遇校园暴力。
1.身体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它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物品丢失或损坏。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观察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
4.自尊心受挫。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着鼻子的情绪,那么他/她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校园暴力的受害儿童,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
5.自我伤害倾向。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儿童,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有关心理咨询专家处寻求帮助。
6.不愿上学。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他/她不愿意回到让其感到不适的地方。
7.睡眠出现问题。做噩梦尖叫、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如果睡眠问题还伴随着其他以上提到的现象,那么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8.对课程学习突然没有兴趣,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
9.刻意改变上下学的时间或路线,有时可能携带刀具。
10.比原来话少,将自己封闭。下课后常常自己一个人活动,减少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的频率。
11.有时以各种理由给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里的钱物,家长要保持高度警觉。
12.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词,兴致不高。
如果孩子有这些现象,教师家长及时沟通,校内校外紧密关注,甄别孩子是不是遭受了校园欺凌?
如果家长确认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或听说校园欺凌事件,要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
05
面对校园欺凌该怎么办?
1学生
01.保持镇定,懂得求救: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可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02.主动避险:远离无人监管的地带,在校内外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03.保证人身安全: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冷静判断危险性,尽可能拖延或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战;发现欺凌者有凶器,应立即远离并告诉最近的大人。
04.及时报告:不要害怕或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懦弱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欺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05.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还能保护自己。
06.锻炼身体与心理承受力。
07.看到了欺凌事件,想办法去帮助受欺凌者,或者报告给老师。
08.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咨询和反映,寻求法律途径帮助。
2受害学生家长
01.控制情绪,保持理性。立即查证、判断事情的具体情况,不要采取极端措施,以免使孩子陷入自责和无助。
02.稳定孩子情绪,理解和共情孩子,无条件陪伴、倾听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3.与孩子交流、讨论,鼓励孩子谈论,让孩子相信我们,随时能得到我们的帮助。
04.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找班主任协调处理。若处理不当可找学校管理部门或校长进行处理。若仍没有结果,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
06.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0F.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且建立自信心。
08.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可寻求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09.保留证据,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3施暴者学生家长
01.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不容许这样的行为,不可以用武力解决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如果再犯这种错误,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02.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03.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人格教育,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0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
06.家长要以身作则,维持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情绪,不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07.对孩子我们要做到:鼓励,不强迫;尊重,不打断;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在尊重、平等与爱中,得到自信与滋养。
4校园/老师
01.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法规,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02.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多注意,多监督,早发现、早控制。
03.为学生学习减压,多搞文体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交流机会,提高学生人际适应能力。
04.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欺凌行为发生后,要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了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不是天赋,而是一个人坚韧不拨的能力。进化...
2025-09-15
原生家庭,现在讨论很多,但很多人对其有误解,认为一提到原生家庭,就是要责怪父母、抱怨父母,甚至和父母断绝关系,其实并非如此。讨论原生家庭,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
2025-09-15
上面4只兔子,~你最想把哪只兔子带回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只吧,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态...
2025-09-15
活好每一个当下,认真度过生命的每一分钟。别让金钱占据整个大脑,用心去享受生活。01抑郁是过度用脑的结果忧郁症是后果,是人过度用脑的结果,去克服忧郁是没有用的,可...
2025-09-15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最近,一项来自中美两国心理学者的研究证明,金钱不仅有它的货币价值,凝视或触摸金钱还可以减轻人们在生理上的疼痛和...
2025-09-15
你知道吗?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伤痛你可能已经遗忘了,但大脑和身体却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科学实验也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当个人说感到“...
2025-09-15
在人类的感情世界里,爱情一直为人称颂。伟大的爱情“直叫人生死相许”,从古至今都令人动容。但是,在隐秘的角落里,有一种感情始终躲躲藏藏,不敢“浮”出水面,那就是同...
2025-09-15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01不当着孩子的面挖苦另...
2025-09-15
阳光是每个人都向往的,阳光代表着温暖,温柔抚慰人心,对现代人来说,阳光是可触而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不断停留在阳光之下,做一个正直光明的人,你能做到吗?在你...
2025-09-15
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一下子,或者一刹那间的事情。人不会灵光一现,境况变糟了;更不会神光一闪,困难、问题、疑问瞬间消失了。一切都是一个慢慢酝酿、慢慢发...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