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其实,中小学阶段孩子成绩不好很多都是“马虎”惹的祸,怎么样才能改掉孩子马虎、不专心的坏习惯呢?今天就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坏习惯给出解决办法...
2025-09-15
你了解焦虑症吗?
在热点事件和科普下,抑郁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了。
但是,一个跟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一样严重、人人都可能患上、甚至比抑郁症更普遍的精神疾病,却鲜少有人了解。
那就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什么?
我们透过一个患焦虑症朋友的故事来了解一下。
这个朋友事业很成功,人也很有胆略,但却一直害怕一件事,那就是坐飞机。
原因是,害怕飞机掉下来。
众所周知,飞机出事的概率比其他交通工具要低得多。
但这位朋友说:
“这些我都清楚,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我掉下去了,我的女儿,我的妻子,还有亲人和员工,他们都该怎么办?”
所以,这位朋友每次不得不坐飞机时,都担心得要命。
如果遇上气流颠簸,他更会双手紧紧抓住座椅扶手,并且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呼吸急促、坐立不安、想要逃离这个环境。
直到飞机安全落地之后,才能放松下来。
为了避免这种痛苦的感受,他曾经十多年没有出国旅行。
这是一个典型的焦虑症患者,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案例,可以找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是“对未来的恐怖猜测和幻想”:由坐飞机这件事,衍生到担心飞机失事之后家人、朋友该怎么办;
第二个是“明显的生理反应”:他出现了呼呼吸急促、坐立不安等生理反应;
第三个是“避免接触会引发焦虑的场景”:为了避免产生严重焦虑,十多年没有出国旅行。
现在我们知道了,焦虑症是一种会让人在没有明确诱因的前提下,莫名其妙感受到持续焦虑的心理疾病。
并且还会伴随着肌肉紧张、发抖、出汗、头晕、心悸、痉挛等生理反应。
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持续。
所以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今天,焦虑症的“终生发病率”超过了25%,这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曾经或正在遭遇临床意义上的焦虑。
这个概率,甚至超过了抑郁症。
你当前的焦虑程度在正常范围内吗?为您推荐:
专业焦虑自测量表SAS
本测评来自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适用于具有焦虑心理症状的成年人,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
SAS测量的是最近一周内的症状水平,评定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应试者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较差不能进行自评。
▼
立即测试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马虎”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其实,中小学阶段孩子成绩不好很多都是“马虎”惹的祸,怎么样才能改掉孩子马虎、不专心的坏习惯呢?今天就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坏习惯给出解决办法...
2025-09-15
孩子的青春期,免不了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排斥沟通的心理,封闭自己的现象。我们哄也不是,骂也不是,怎么样才能在不伤害他们脆弱内心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一名在哈佛大...
2025-09-15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对自我缺点和不足的及时发现和认知,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一种思维习惯。但是,缺点会隐藏,同样,一个人的优势和才能也会隐藏。我们与其总是通过挖...
2025-09-15
孩子身上的问题,就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
2025-09-15
01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与佛洛伊德和荣格被誉为「心理学三巨头」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以他的个体心理学影响了很多人。其基本理念为:“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追求价...
2025-09-15
除非改善与自己的关系,才可能与别人建立起真正良好的关系。除非对自己感到自在,才可能与别人相处时感到自在。改善与自己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去接纳自己的一切。01压抑...
2025-09-15
这两天,《清华大学贫困生学子“每月生活费仅300元,从受助到助人”的温暖自白》,刷屏了,把娱乐圈所有明星的热搜都压下去了。这封自白书,最早发在清华大学完全匿名平...
2025-09-15
心理上的问题,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多年日积月累导致的。抑郁症也是如此。那些看似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情绪,酝酿久了,也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一切都是有...
2025-09-15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01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因...
2025-09-15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曾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看似静静流淌,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险重重。罗伯特用无数临床案例,拼凑起了一位“蛤蟆先生”,并讲述了他从抑...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