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大家分享了新华社揭露心理咨询乱象的文章:《央媒再度曝光心理咨询乱象:拿证只需几个月,收费动辄几千元》。里面提到很多所谓“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是通过市场上的培...
2025-09-16
从古至今,“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一个关于哲学范围的终极命题。
于孩子而言,最简单又最不简单的命题是:“我是从哪儿来的呀?”
我们通常会看如下的看似有些“机智”的答案,比如:
“你是家里小狗在外叼来的!”
“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你是大石头里蹦出来的呀!”
还有,“你是充话费送的呀!”
看多了,我们不禁去思考,父母为什么不能正面回答我们,为什么给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明明我们知道不是那样的,他们在躲什么?
今天,我们从性的发展与迷思、当下性教育、我们该怎么与孩子谈性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性的发展与迷思
古今中外,性的发展史可谓跌宕起伏。有原初的性器官崇拜,有某些宗教对性的打压,有发达的现代国家对性开放的提倡,也有某个阶段对性的集体压抑。
据性学家研究,周文王所作的《周易》,可能是性器崇拜时代的产物,里面有很多的性象征符号,其要旨在探索万物之性和天人关系,以作人类行为的规范,实为我国包括性学在内众多学科学术思想的基理。《周易》中的乾坤两卦,象征天地、父母,也是是男女两性性器官的符号;经书中对男女性事的意义和目的也是较明确的。如《易.系辞下》认为天地阴阳的交会,给万物以生机,男女夫妇的交合,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础。易经中,阳爻代表阳、刚、男、雄、奇数等;阴爻代表阴、柔、女、雌、偶数等。六十四卦中的八卦,如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寓象人之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已含两性之对立统一及其相应的变化,孕育着性学的胚芽。
从古至今,也存在着对性认知的一些尝试解释和认知。比如《灵枢.论疾诊尺篇》对性器及生殖功能的认识:认为已婚女子停经,如其寸口脉搏动非常有力,则是怀孕之兆,是为两千多年前将妊娠与孕脉结合并认为胎孕与手少阴尺部脉象相关。对夫妇的交合成孕,如《灵枢.诀气篇》认为,男女两性婚配交合可成孕,但精气精-液则是成胎的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此外,对男子的性器及功能也有一些认识,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认为先天的肾精,可滋生后天的精气精-液,皆闭藏在肾内。又如《灵枢.刺节真邪论》云:“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此说明男子的外生殖-器——阴-茎及所悬垂的阴囊是储精、制精和射泄精-液及尿液的通道,为人体的机要之处。
纵观整个性学发展史,有如一双峰的马鞍形一始源于远古商周,筑基于春秋先秦,鼎盛于秦汉隋唐,阻滞于宋元两朝,徘徊于明清近代,发扬于近现代。
新中国成立初,性学空间仍微弱存在。1955年出版的《性的知识》,是建国后第一本性知识书籍。然而,随着历次政治运动发展,"性"逐渐与下流、罪恶等联系在一起,性学研究趋于封闭。性学解冻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
自性学的萌芽到今天,虽然历史悠长,但在现在的21世纪,我们很多人在性方面仍然处于“小学阶段”,存在对性的不科学认知、性耻感、性压抑、甚至无知等。
从性发展史来看,充斥着性的“污名化”并一直伴随人类的进程,这在男权/父权社会表现得尤其明显,归结为叫“性污名综合征”。比如:
?关于性是肮脏的,
?关于性器官是肮脏的,
?关于性行为是肮脏的,
?关于与性有关的一切言行都是不好的,
?月经是不好的、是脏的,
?处女才好,非处女就不纯洁了,
?自慰不好,自慰伤身,
?……
这些都有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性别观、性爱观和基本的性观念。
当下性教育,仍有许多偏颇之处
一是学校的“防性侵”教育。
不是说学校不要做防性侵教育,而是说,在做这个教育之前,应该先做性科学教育。“如果先做防性侵教育,就等于先告诉孩子们,性是不好的。”。
这显然是存在顺序颠倒的问题。正确的,应该是先进行性科学教育,让孩子们从正面、科学的角度了解性,了解爱,再从如何保护自己的角度进行防性侵教育。
二是社会上的“受害者有罪论”。
最近新闻上炒得比较热闹的,是一些高校的安全手册,提到性侵的原因,读来让很多人贻笑大方。比如对性侵原因,最关键的,从女生自身因素去谈,包括:
?注重打扮,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长相漂亮,处事轻浮;
?胆小懦弱,无力自卫;
?怀有隐私,让人抓住把柄;
?少与外界交往,孤立无援;
?意志薄弱,难拒诱惑;
?自我防范意识差。
这里的每一条,读来都让人有点不是滋味甚至惊讶无语。
性侵是施害者的错,更应该从施害者的角度去分析、追究,而不是把性侵的原因会归咎在女生身上。难道不是施害者的内在出了问题,控制不住自己,才会导致问题的发生吗?如此把原因归在受害者身上,显然是十分简单而粗暴的。
21世纪,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性
中国古语云“食色性也”,吃饭和色欲都是人的本性,再正常不过。但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仍然谈“性”色变呢?
至今,乃至整个历史,都是父权统治的多。在传统的父权语境和传统男女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里,话语权仍然在男性而不是在女性,所以性文化也是为男性服务的。
可以说,有意无意地营造谈“性”色变的氛围,是男性语境文化的需要。这样,男性才能享受到男人的高高在上。在这样的文化下,男人的“自尊延伸”或“自恋延伸”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呈现。
比如关于女性的守贞教育和守贞文化。这到底是为谁而守呢?其实还是一样,为男性而守,背后是男性父权文化语境作用的结果。
今天,我们该这样和孩子谈性:
一是,基本性知识。一个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身体的发育表现是不一样的。可以直接告诉孩子12岁童年期即将结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第二性征,这期间和前后,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逐渐出现遗-精现象,会有性欲望等,都是正常现象。有欲望,但不要把随意地进行性欲行动化,即做-爱。
二是,关于器官平等。身体的各器官各司其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因为性器官位置偏下而被歧视,认为是羞耻的。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性的隐私权而不是羞耻感。
说到保护的问题,是因为隐私而需要保护,而不是因为羞耻。但传统的性教育是基于性是羞耻的是不好的,所以谈的是“防”的概念。
这就好比,性器官位置被猥亵了,或被性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耳朵、鼻子等部位被触碰了,这么理解,心里是不是好受多了?
三是,关于性与爱情。性是美好的,因为有爱所以性会美好,性并不是肮脏的或罪恶的。在性及性行为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态度和原则是十个字:“自主、尊重、责任、健康、快乐”,
?如果你们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性与爱,是OK的,反之则不行,
?如果是互相尊重的,是OK的,如果不能互相尊重,这样的性爱是有问题的。
?需要双方为彼此、为自己负责,如果不能,则不要做。
?要本着健康、卫生的原则进行,这需要关注,与疾病相关。
?性与爱需要快乐,如果没有快乐,违背伴侣意愿,那显然也是有问题的。
四是,父母之爱。可以告诉孩子,生命是怎么来的,是通过父母性爱活动而来的。而父母因为互爱彼此,所以做-爱是正常的;不做-爱的父母才是不正常的,说明关系出了问题,感情出了问题。
总之,在性的问题上,越是遮掩,越会出问题,越是坦诚就越少出现问题。
守贞教育,当代社会性别角色、父权社会语境
作者简介:
刘月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8635人入驻年限7.6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6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新华社揭露心理咨询乱象的文章:《央媒再度曝光心理咨询乱象:拿证只需几个月,收费动辄几千元》。里面提到很多所谓“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是通过市场上的培...
2025-09-16
最近几天,我被一本书完全迷住了。书名是《Why We Sleep》。看书名似乎非常无聊沉闷,但是一旦翻开,绝对放不下手。夜以继日地,终于看完了。作者是一位名叫M...
2025-09-16
01仍然要谈谈原生家庭的问题,虽然我不是原生家庭决定论者。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微不足道。作为一个孩子,原本是如此的脆弱,可是这世界就是如此的不...
2025-09-16
妈妈是一个人让人充满温暖和爱意的词。我的妈妈是这样,你的妈妈是这样,所有人的妈妈在心理学意义上都一样——养育孩子、怀抱幼子,用温暖的乳汁全心全意地滋养孩子。只是...
2025-09-16
亲密关系,可以说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所在。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的一个亲身经历,他说: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从一个很高的滑梯上滑下来...
2025-09-16
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再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俨然...
2025-09-16
精神分析认为,我们总是在异性伴侣的身上寻找父母的影子。比如,有的女生会按照自己认可的爸爸样子,去寻找男朋友;有的男生会按照自己喜欢的妈妈样子,去寻找女朋友。这很...
2025-09-16
抑郁让你悲观多疑,这是对自己深深的伤害。通常,抑郁的人不会去伤害他人,他们只会越来越多地伤害自己。伤害,并不一定是指身体上的伤害。抑郁的人总是伤害自己伤得越来越...
2025-09-16
一个人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戴着“理想化”的眼镜看世界。这既可以满足我们自己尚未完全成熟的“全能自恋”,也可以把自己的自卑转化或投射为,你不能满足我。婚姻是两个...
2025-09-16
有些多子女家庭中,会存在一个被家长偏爱的孩子。这个孩子,在享受家长特殊照顾的同时,却往往要品味孤独的滋味。当存在兄弟姐妹时,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往往很简单,不是独占...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