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上班族节后心理调整方法

2025-10-23 心理健康
【摘要】:通常恢复上班的第一天至第三天,是节后心理不适的高发期。也有的人会持续一周左右。人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作节后综合征。表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吃东西没味,睡觉时惊醒


通常恢复上班的第一天至第三天,是节后心理不适的高发期。也有的人会持续一周左右。人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作节后综合征。

表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吃东西没味,睡觉时惊醒。想到马上要上班,内心竟有莫名的恐惧。“焦躁不安”症的心病是害怕面对变化。尤其在外企、私企工作的白领,平时就对岗位提心吊胆,很多事例告诉他们,长假以后,新的工作开始会发生一些变动。前途未卜,因此节后上班犹如面临赶考,内心害怕面对变化,害怕挫折降临自己身上。

调整心态方法:这类人要从心理调节开始,从容应对。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那种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要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个正确的定位。

1、可想想节后的工作安排和今年的工作目标。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2、多考虑几种应对变化方案,有所准备心情自然安定。

3、争取和朋友多交流,度过上班初期的思想波动危险期。主动找一些朋友逛逛街、聊聊天也是很好的排解郁闷方法,通过倾诉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可以让人放松下来。

表现:长假过后,重新投入正常紧张的工作忽然有种陌生感,甚至有人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要干的工作似乎没有心思把它做完,无法投入进去。

调整心态方法:收拾心情,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

1、想象法。坐在座位上,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慢慢闭上双眼,开始深呼吸,让自己的心中或脑海中出现过去工作快乐的场景如获得赞扬、受到肯定、开发业务等等。

2、慢慢热身。上班前先整理一下头绪,如自己的工作日程等,等到上班时再看看相关资料、图片、文件等,和客户取得一些联系,如互相问候等,这些慢慢的接触和热身,有利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上班前后有计划地调整好生物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通过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对自身生物钟进行调节。慢跑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有助于舒缓精神紧张和兴奋,重新集中注意力,面对即将投入的工作。

4、上班前后不要参加引起情绪高度兴奋的活动,应静静地梳理一下第二天上班应该做的工作,以免一上班就陷入应接不暇的忙乱之中。

5、上班后不要热衷于和同事讨论长假的见闻,以免分心。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50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鲜为人知的“匆忙症”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