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觉,即内脏感觉。是指辨别身体内部状态的种种感觉。是由有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过程、使内部器官的感受器(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如饿觉、渴觉、性冲动觉以...
2025-01-23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柏林,1903-1908年间,在柏林大学学习。在心理学家斯顿夫(C·Stumpf,1848-1936)的指导下,于1909年获得学位。随后他作了许多研究,一直到1910年他同韦特墨(M·Wertheimer,1880-1943)和苛勒(W·köhler,1887-1967)在法兰克福开始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协作实验研究为止。1921年考夫卡发表了《心理的发展》一书,这是一本在德国和美国发展儿童心理学中很成功的书。1924年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后来在威斯康星大学任访问教授。1927年被任命为斯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1941年逝世。他的学术观点是:行为不能分析为许多零散的因素,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他把格式塔原理应用于儿童心理学,论证儿童开始是在他周围一个未经分化的世界中去经验一些有机的整体。学习也不是由许多分散的观念联想而成,是对事物整体的组织结构的顿悟。主要著作有:《心理的发展》、《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3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机体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机体觉,即内脏感觉。是指辨别身体内部状态的种种感觉。是由有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过程、使内部器官的感受器(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如饿觉、渴觉、性冲动觉以...
2025-01-23
百灵鸟型,同猫头鹰型相对。人的大脑的生理节律类型之一。指的是一些人在白天,尤其是凌晨、清晨、上午,脑细胞转入高度兴奋状态,工作效率特别高。因与白天活动的百灵鸟相...
2025-01-23
好奇驱力,驱力之一。由于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所以被列为原始性动机。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处于新环境时,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例如,没有见过霓虹灯的人,见到后...
2025-01-23
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超过了成诵程度的学习。例如,对一首诗读了十遍即可背诵下来,但却读了十五遍,二者相比,这多余的五遍,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问题是德国心理学...
2025-01-23
共振系统也叫语音共鸣器。言语发音器官的第二部分。与发声系统、动力系统共同构成言语发音器官。它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一是口共振器(即口腔共鸣器);二是喉共振器(即咽...
2025-01-23
共振学说属于听觉的位置学说。位置学说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音调引起耳蜗中基底膜不同部分的振动;高音使耳蜗底部的基底膜振动,低音使耳蜗顶部的基底膜振动。也就是说,音频...
2025-01-23
共同要素说是关于学习的迁移和迁移效果取决于两种情景中所具有的共同要素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和伍德沃思(R....
2025-01-23
再造想象,有意想象之一。以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划分根据。是指依据词(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表、图解、图形、符号、模型、标记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形...
2025-01-23
机械识记,识记之一。同意义识记相对。是指依据识记对象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通过多次反复进行的识记。死记硬背就是一种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于各种无...
2025-01-23
什么是空白效应?“空白效应”本身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
2025-01-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