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之间相处,一定要形影不离、每天都腻在一起吗?当两个人进入恋爱的状态时,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缩短,这是必然的,但彼此间却不能永远保持着“零距离”。或许有的人会认为...
2025-02-09
在学生时代,老师或家长总爱发布这样一道“禁令”——不许谈恋爱。大部分学生会乖乖学习,不敢触犯这道禁令。但也有一些学生故意触犯,不顾后果,大胆地挑战老师与家长的权威。
孩子为什么会故意做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呢?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来解释:越是被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人们越是要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越容易勾起他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进而促使他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越禁越诱惑。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指的是夏娃不听从神的旨意,被神秘的禁果吸引,在蛇的引诱下偷吃禁果的故事。禁果效应告诉我们,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
禁果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两种心理:一个是逆反心理,另一个是好奇心。这两者都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而逆反心理则基于人们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天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且逆反的心理则基于人们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基因。
在学生时代,老师和家长越是禁止孩子谈恋爱,孩子越是想偷偷地谈。这不仅是青春期分泌旺盛的荷尔蒙在起作用,更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等孩子毕业了,长大了,家里开始催结婚了,但他们又开始变得不想结婚,这也是受到禁果效应的影响。
如果我们正处于禁果效应中,应该如何应对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我们从小接受教育,不断地学习知识,也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如果能够将自己的见识转化成一种思维能力或者决策能力,并且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自己的行为充满了智慧,自然就会减少很多盲目的好奇,以及无知的探索行为。见多识广的人能够一眼看穿“禁果”的本质。
另外,也要足够理解和信任对方。只有足够理解,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被“禁果”诱惑;只有足够信任,才不会过分担心对方会被“禁果”诱惑。
如果总是担心害怕,总是想要禁止对方的行动甚至想法,最后只会适得其反,甚至陷入墨菲定律中,使所有担心的事情变成现实。
最后,不要把对方看得太紧,因为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越紧越抗拒,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把另一个人看得太紧,最后往往会更快地失去。这便是恋爱中的沙漏定律——紧握在手里的沙子,只会从指缝中一点点流走,并且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因此,要学会给对方一点空间,不要把对方看得太紧了。
如果总是把对方看得太紧,只会让对方越来越压抑,越来越逆反。所以爱一个人永远不要太“满”,要学会给对方留下一点空间,这样对方才不会因为没有喘息之机而逃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情侣之间相处,一定要形影不离、每天都腻在一起吗?当两个人进入恋爱的状态时,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缩短,这是必然的,但彼此间却不能永远保持着“零距离”。或许有的人会认为...
2025-02-09
如果我们把快乐分享给另一个人,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同样,如果我们把坏情绪传染给另一个人,就会让坏情绪不断发酵升级。在感情世界里,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喜欢一个人的...
2025-02-09
一个人过得幸福还是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人们在情感关系中出现误会、犯下错误、遇到挫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重点是如何去看待它们,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它们,这才是...
2025-02-09
在恋爱关系中,有时候会面临多种选择,尤其在单身状态下,选择会更多。有的人可以快速做出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有的人却犯上“选择困难症”...
2025-02-09
很多情侣在吵架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有趣的想法:如果换一个人谈恋爱,会不会更好?从表面上看,换一个人确实会让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也是值得...
2025-02-09
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女孩哭着冲出家门,头也不回地消失在雨中……女孩在外面走了一圈,衣服被打湿了,身体又累,肚子又饿,女孩感到十分无助,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刚才,她...
2025-02-09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明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
2025-02-09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西西弗斯,他是人世间的智者,也是科林斯的国王。他曾绑架了死神,让人间没有死亡,也因此触怒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众神想到了一个“好...
2025-02-09
每次想到要开始写作业了、要开始修改文案了……我们的内心都会表示“拒绝”,不愿意开始行动。其实,这种懈怠心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心理学效应——飞轮效应。骑过自行车的...
2025-02-09
一匹马,无论多么懒惰,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就会立刻变得精神抖擞,飞奔起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马蝇效应。它源于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经历。1860年,林...
2025-02-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