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暗示如何有益身心健康

2025-06-02 心理健康
【摘要】:积极的心理暗示即良性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或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一位退休工人因癌症复发,被权威医院

积极的心理暗示即良性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或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位退休工人因癌症复发,被权威医院的大夫“判处死刑”,预计半年内死亡。出乎人们的意料,过了15年,这位退休工人还愉快地活着,医院检查症状已基本消失。据这位老人介绍,他的法宝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或叫“愉快引导”,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多回忆过去愉快的事情,使自己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其次是排除杂念,“今天感觉特别好”,吃饭前默念“这饭又香又好吃”,睡觉前默念“今晚一觉睡得香”,吃药时默念“这药特别有效”,化疗时坚信“现代科技一定能战胜癌魔”,走路时念叨“生命在于运动”等等;另外还利用想像力战胜疾病,想像白细胞把癌细胞打得落花流水。这样长期坚持,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充满信心。

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益于病情稳定和症状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或干扰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状态,致使体内各器官功能紊乱,抗病能力大大降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情主健康沉浮。精神状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除了积极地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和起居之外,还应当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来点“自我激励”,尽量控制并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样天长日久,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了,自然能战胜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19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骗婚”时代谎言怎能不盛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