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现代“伪幸福”的幕后心理

2025-06-02 心理健康
【摘要】:《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近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心理满意。而经济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

《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近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心理满意。而经济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或者“伪幸福”的城市。

  据介绍,该调查历时两个月,覆盖全国10个省区35个城市,10万人接受调查。

幸福还是不幸福,真幸福还是伪幸福,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但从这一调查看,经济相对发达地方的中产家庭却纷纷进入“伪幸福”状态,似乎不太合乎情理。

以笔者之见,“伪幸福”道出了中产阶层对社会可预期和自身发展可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身命运的难以把握。而隐藏在“伪幸福”背后更深刻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焦虑的心态在社会弥漫。

表面薪水较为优厚,背后却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和风险预期,是导致中产阶层“伪幸福”的直接原因。疯涨的房价、令人生畏的医疗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这些时刻威胁着中产者看似体面风光的生活,让他们心生焦虑。

如果再扩大视野,我们就会发现,对未来不确定性产生恐惧的不仅仅是中产阶层。在一些领域,马太效应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进一步聚集于强势群体手中。公众的焦虑情绪开始于某些不安的心理倾向。如果引起这些不安心理倾向的因素没有被及时遏制,便有可能引发某些社会问题。

中产阶层的壮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正视“伪幸福”背后的社会焦虑情绪。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0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秘密有所保留使人更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