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灰色心情父母遗传

2025-07-04 心理健康
【摘要】:一位父亲抱怨,他与5岁多的儿子聊天时,他总是说:“你烦不烦啊。”那口气和神态竟和他妈妈非常相似。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则表示:她的孩子现在总是不开心,口头语就是“

一位父亲抱怨,他与5岁多的儿子聊天时,他总是说:“你烦不烦啊。”那口气和神态竟和他妈妈非常相似。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则表示:她的孩子现在总是不开心,口头语就是“生活像一锅没味儿的白菜汤”或是“我是一只不被看好的股票”,这些都是孩子的爸爸经常说的。

许多幼儿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一些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脸,上课时总是说“我对这些没兴趣!”、“有完没完啊!”……开始时,老师还觉得孩子跟“小大人儿”似的,很“深沉”。时间久了,却发现其中的两点共同之处:一、说这类语言的孩子,父母多是比较繁忙的上班族,很多人对自己的现实状况不满意,平时爱发牢骚。二、这样的孩子心理压力特别大,对一切事物都抱消极的态度,学习中明显缺少创造力和积极性。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认为情绪可以传染:父母们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到家里,这种方式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本身就缺乏调节情绪的技能,如果总处在一个充满抱怨和不满的环境里,孩子也会像大人一样用消极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紧张和不满。孩子的这类语言形成习惯以后,对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态度非常不利。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5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宝贝门诊让孩子不再吮手指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