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如此心态,好像感冒病毒,虽不会致命,却害得人心神不定,一事无成,甚至使人觉得筋疲力尽。那么,当你做事产生烦躁情绪时,该如何消除呢?一是心理准备法做事时,出现...
2025-08-04
有时候只需要做一点小的动作,就能让身体重新占居应有的位置。
“我们可以从每天仔细按摩自己开始,那些对自己身体感到陌生的人可以对着镜子抚摸它,全神贯注地给身体抹护肤霜、乳液……”心理治疗师米歇尔·弗洛伊德如是建议。
重新在空间找到合适的位置,也可以让我们确信自己的存在。这一切都要轻柔地进行,不要粗暴对待这个已变成陌生的身体,倾听它的感觉,感受它发出的声响,它的沉重或轻松,让某个被遗忘的关节发出声音,伸展一下某一块肌肉……
米歇尔·弗洛伊德提醒说:“不过,为了能感觉快乐,要关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发现身体,就是发现自我。让照料身体变成一种需要,一种令人满足的享乐主义行为。
放松
身体是一所房子,精神应该占满其中的每一间屋子。静态和动态的放松以及内观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以下是几个人人皆宜的训练法,它们不像药物一样有禁忌人群。
■ 静静地进入自己的身体
站立,闭上双眼,用力把肺里的空气呼出。然后吸气,慢慢让肚子、喉咙和肩膀鼓起。摒住气,放松的像木偶一样地跳动。憋不住气时,深深地呼气。做3次,恢复正常呼吸后睁开双眼。这是个轻轻唤醒身体的理想训练方法,让你感觉到你对身体的关照。
■ 刺激大脑的敏锐度
平躺在地上,双手置于腹部,手指相接,长时间慢慢通过鼻腔吸气,一直数到5。这时肺和腹部鼓起,手指分开。摒住气5分钟,然后开始呼气,数到10,呼完。这种古老的放松法(做10遍)能使心脏的收缩变慢,让能量的循环更加自由。这样做还能给大脑提供氧气。安静下来以后,思想便能处于明澈状态,头脑清醒。
■ 重新与身体建立联系
仰卧,双臂及双腿稍微分开,手心向上,双眼闭合,深呼吸3次,把意念集中在身体上,每次呼气时身体被彻底清空。从脚趾到头顶,依次收缩每一块肌肉,然后放松。用心感觉每一块肌肉。肩部和头部要转动,而不是收缩。这套动作很能让人放松(做一次就可以了),消除紧张感。这是通过细节发现身体的好方法。
■ 提高自己的警觉
双眼闭合,全身放松坐下,背挺直靠在靠垫上,双脚平放,双手放在大腿上,认真感知沉重的四肢,同时在心里慢慢默念(3~5分钟)这样的句子:“我的右臂很沉”,“我的左臂很沉”,“我的两臂很沉”。也这样说腿。最后默念:“我的胳膊和腿都很沉”。每念一次停顿一下。这种自我暗示能提高专注度。
步行
不要像机器人或模特那样走路。最好找到一种能反映自己个性的行走方式。让身体在空间舒展,首先要感受行走时的细微动作。尽量长时间地做这个练习,直到全身都找到所要的感觉。
■ 找到自信
站立,光脚或穿袜子,感觉脚与地面的接触。右脚是不是比左脚更用力?脚跟是不是比脚趾更着地?觉察这些区别会刺激你本能地寻找平衡。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能让你在迈第一步之前感受到什么叫“此时此地”。
■ 步履轻盈
缓慢地向前迈出一只脚。在这个极慢的过程中,仔细感受脚如何落地,着力点如何从脚跟过渡到脚趾尖。把脚收回来。我们在体会关节拉伸的感觉(脚趾,踝骨,膝盖,腰部,肩膀和颈部),还有身体移动的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可以唤醒那些平常虽过度使用却被忽略的身体部位。做完后的效果:身体变得柔软,灵活……感觉比以前轻盈!
■ 昂首行走
在头顶放一小袋米或其他一块什么东西,往前走。可以用手扶着。用点时间去感觉身体的垂直轴线。这时,头的姿态自然而端正,颈部也挺直了,人的仪态更加优美。
■ 开放自己
耸几次肩膀。感受一下所发生的变化。肩膀会自行找到最舒适的姿态。它们常常忍受我们的紧张情绪。走路的时候想着放松肩膀,能消除阴郁的面部表情,还能帮助胳膊自然摆动。
■ 用目光肯定自己
站立,闭一会儿眼睛。安静地张开眼,并看着目光要投向的方向。再闭上眼,同时感受脚下踩着的地面,让意念充满全身。再次慢慢睁开眼睛。体会放松下来以后,目光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了。当目光与脚步配合时,我们会觉得自己自然潇洒,生动活泼。
■ 找到自在的感觉
边走边观察自己的呼吸节律,不要思考,也不要刻意改变它。吸气是不是比呼气时间长?中间有停顿吗?呼吸有规律吗?感受空气在身体里进出。
仅仅依靠这种觉知就能够逐步把气息调整到一个使身体感到舒服的节奏,让行走更加自如。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有效驱赶心理的烦躁情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产生如此心态,好像感冒病毒,虽不会致命,却害得人心神不定,一事无成,甚至使人觉得筋疲力尽。那么,当你做事产生烦躁情绪时,该如何消除呢?一是心理准备法做事时,出现...
2025-08-04
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如果在得到的同时,又不舍得失去什么,或者已经得到了还不满足,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变成了心理障碍,“贪心”是产生心...
2025-08-04
什么是心理健康?就是智力正常、情绪协调、心境良好,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够适应环境,有幸福感,保持人格完整。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各...
2025-08-04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
2025-08-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多。那么面对当下青少年心理危机逐渐增多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
2025-08-0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有人提出:预期中的“明日”越多,人的心态反而会越积极和健康。 预期寿命决定心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项对...
2025-08-04
名人想不开抑郁了,某明星想不开自杀了……生活中“想不开”似乎处处都有。小小的心结打不开,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许多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社交恐惧、考前...
2025-08-04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
2025-08-04
现代社会,男人似乎总是活得很风光,但实际上也很累。据近日《洛杉矶时报》报道,在美国,男人自杀的可能性是女人的4倍,但只有一半男人被诊断出抑郁。这说明,许多男人的...
2025-08-04
许多人到中年的男性,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矢口否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
2025-08-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