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张女士两年来四处求诊,直至最近才明确了疼痛的病因并经治疗好转。到底是怎样的疼痛让张女士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备受煎熬?最初,张女士的疼痛仅限于背部及肩部,...
2025-08-05
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按照患病轻重划分,可分为轻度焦虑症、中度焦虑症和重度焦虑症,其中重度焦虑症是焦虑症患病最严重的一种。重度焦虑症与一般的重度焦虑情绪不同,其焦虑是毫无缘由的,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不医治的话很难痊愈。因此了解焦虑症的早期症状,防止恶化至重度很有必要。
焦虑症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体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焦虑症患者的早期症状了,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躯体层面都反映出明显的异常,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因此及早治疗很必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4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慢性疼痛:心理因素可能是主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人到中年的张女士两年来四处求诊,直至最近才明确了疼痛的病因并经治疗好转。到底是怎样的疼痛让张女士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备受煎熬?最初,张女士的疼痛仅限于背部及肩部,...
2025-08-05
1、用足一小时:咨询中的一个“咨询小时”一般只有五十分钟,不过你可以通过提前十分钟到达来获得整个小时的体验。在这十分钟里歇口气,集中思想,为即将的咨询做准备。...
2025-08-05
首先,双方开始争吵。然后双方可能要说一些威胁的话,接着开始互相辱骂。受害人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他或者她开始解释。受害人相信“施害方”认识到了他们所造成的伤害。“施...
2025-08-05
“囤积病”从其词源来看是指“无节制囤积的兴趣”,在大规模生产和鼓励拥有的时代,这个典型现象已成为当今最有意思的心理问题?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囤积者》大获成功;互...
2025-08-05
“你这是心理病,得去医院看看”,大多数中国人听了这话,都会淡漠地撇撇嘴,就算是心里明镜,但是对于这种躯体生理疾病之外的“心病”,很多人仍是更多地采取讳疾忌医的态...
2025-08-05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对如何缓解抑郁症展开试验。研究对象是40名抑郁症患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这些人都在近期被确诊为抑郁症,接受试验前尚未服用过任何抗抑...
2025-08-05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
2025-08-05
每年的3-5月为精神心理疾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期。春天的气候也会使30%的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不安,发生伤人、酗酒等事件。春季的心理问题就像一场流行感冒,会...
2025-08-05
你为何成为血拼女王女人对购物近乎疯狂的喜爱和男人对女人购物濒临极限的厌恶相映成趣。据说夫妻是不能一起逛街的,因为那是对他们感情的巨大挑战。既然拦不住,男人通常说...
2025-08-05
1.学习上碰到挫折。很多人在刚开始时学习兴趣很浓,当他碰到问题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使他产生焦虑的心情以及逃避的思想并怕学习。2.碰到外在的压力。由于家长...
2025-08-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