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你总是有机会遇到一个自恋狂的。例如,你身边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讨论什么话题总能引到他自己身上;会有这样一种同事,总是吹嘘自己拥有...
2025-08-05
广西桂林读者孟先生问:我儿子最近经常一边走路,一边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问他说什么,他总回答“没什么”。心理专家解释:人在儿童期会依靠内部语言思考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常通过“自问自答”方式进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小雷答:精神障碍中确实有一个症状是毫无缘由地自言自语或自笑,伴随自控力下降、语速增快、出现幻觉,并且不承认自言自语过。但有些正常人也爱自言自语,往往是一种个人自我交流、思考的过程。人在儿童期会依靠内部语言思考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常通过“自问自答”方式进行。有些成年人因成长过程中对外沟通不足、语言转换发展受阻,会延续儿时自问自答的心理模式。在安全、私密的环境里,这一模式容易外化,也就是发出声音。
这位读者的儿子有可能是在学校、家庭中遇到挫折,心中有不安全感,于是通过自言自语澄清内心的矛盾冲突,把问题摆到意识层面来。在说给自己听的过程中,各种错误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会更清晰,不满、悲伤等负面情绪也得到发泄。家长此时要耐心沟通,找出问题根源。孩子要试着跟朋友、父母商量,代替自言自语,恢复心理平衡。同时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向更多人敞开心扉。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5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你总是有机会遇到一个自恋狂的。例如,你身边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讨论什么话题总能引到他自己身上;会有这样一种同事,总是吹嘘自己拥有...
2025-08-05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最适合呢?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
2025-08-05
恋物癖有哪些表现呢?①千方百计地收集其偏爱的异性的物体。不惜冒偷窃、名誉扫地、前途暗淡的危险,不停地到处寻找,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②恋物癖...
2025-08-05
女性的职业更安全男性更多从事危险职业和工种,如驾驶、采矿等职业更多属于男性,而女性多从事文秘、医学、文艺、教育、家政等低风险职业,早死和残疾的风险低于男性。女性...
2025-08-05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焦虑的心理现象,那么焦虑症有哪些危害呢?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解决危机,但如果焦虑过了头,就会演变成心理病症,不仅危害生活,更甚者会...
2025-08-05
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有人建议我写拖延症了,心理斗争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克服长期困扰我的拖延症,赶在交稿前最后一刻,把它完成吧。调查拖延症,第一个让我喜忧参半的消息...
2025-08-05
小丰刚工作不久,还是个职场新人,在如何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时碰到了难处。她打电话来说,也许是因为她性格比较柔和,也没什么太多的棱角;再加上刚入公司不久,难免对领导...
2025-08-05
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200多年前乾隆年间的纪晓岚已经做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做人要“处事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这个意思就是说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
2025-08-05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2025-08-05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目前有200万人独居,而他们每天都在与孤独感斗争。据“生命线基础预防自杀”组织近日称,14%的自杀问题都与孤独感有关。据该组织的伍德沃德称...
2025-08-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