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你怎么能懒成这样!”、“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讲话!”对很多人来说,这些话听上去多少有些耳熟。不是从小听父母这么讲,就是已经开始...
2025-08-08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老师,孩子一生都脱离不了与父母的密切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晚期阶段,正好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如同生理断乳,心理断乳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交往焦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面临着踏入成人社会,并在其中生存与发展的艰巨挑战,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么,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影响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呢?若影响,又是哪些教养方式利于或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交往心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的一项面向广州市多所大学里的300个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交往焦虑的重要因素。以下3类负面因素值得关注。
偏爱
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迁就和偏袒,会导致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这样,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承担责任,不愿跟别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遭到大家的冷落、拒绝和孤立,渐渐地就会产生交往焦虑,总是担心别人会不会接受自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如果爱孩子的方式不当,同样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交往焦虑。
过度保护、干涉
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再者,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发展,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免受挫折,他们事事包办,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做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同时,过于依赖父母,缺乏必要的锻炼,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够,孩子容易自卑和否定自己,形成软弱和缺乏自主性的特点。
拒绝、否认
经常受到母亲拒绝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变得胆怯、不自信,为人处世小心翼翼,惟恐遭人指责,甚至导致个性变得自卑,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露丑”。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刻意掩饰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显得更紧张、局促、笨拙,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中。所以,母亲应该给予子女多点支持与肯定。只有得到父母的赏识,孩子才会赏识自己,进而赏识别人,而一个真正懂得赏识自己和别人的人,就容易在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就少许多无谓的焦虑了。
建议
对待孩子不可一意孤行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理解,是孩子产生对别人信任和好感的基础,能帮助子女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特点。同时,子女在交往中也学会对他人表现出关爱和理解,与人为善,也就易为他人所接纳,自然就不会产生过多的交往焦虑。因此,父母对待孩子既不可以一意孤行,用专制甚至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也不可以漠不关心,采取放任的态度,而应该多和子女沟通、交流,支持和鼓励他们。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7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亲子的心理沟通 12句话要禁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你怎么能懒成这样!”、“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讲话!”对很多人来说,这些话听上去多少有些耳熟。不是从小听父母这么讲,就是已经开始...
2025-08-08
家长与孩子之间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就会产生代沟,同时,家长也不易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因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参与其心理发展。 案例洋...
2025-08-08
家长教育孩子常常出现情绪失调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其一,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爱的方式不适当,从小就惯孩子,对孩子一味迁就、偏爱、溺爱、过度保护,孩子的事一切...
2025-08-08
家庭生活状态改变,不仅是孩子的人生转折点,也是家长的新挑战。不少家长感到难以适应,甚至出现紧张、担忧等焦虑情绪。本期我们邀请心理专家为他们开个“排忧处方”。...
2025-08-08
有些父母看到这招管用后就经常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
2025-08-08
苦恼于工作中与人合作不愉快,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得不到老板的垂青,工作力不从心吗?美国心理学家为你找到了造成这一切工作阻碍的起源:父亲。在《父亲因素》里,斯蒂芬-...
2025-08-08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人成功,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窒息。环境是人创造的。家庭环境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创造的。宽松、和谐的家庭...
2025-08-08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
2025-08-08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
2025-08-08
“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找工作?”“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你的功课做完没?”这样的问话是不是感到很熟悉?据台湾心理咨询师黄心怡观察,在亲子之间半小时的交谈中,至少...
2025-08-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