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情绪力求稳定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
2025-09-02
典型症状
厌学
面对问题不思考,直接就说“太难,不会做”,自暴自弃。
解决:老师们建议广大同学,正视中、高考。重视复习的过程;不必在复习时过于担心自己能考多少分。事实上,再难的题也是由简单知识点构成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带着问题认真剖析题干,寻找解决办法。循序渐进,储备知识,一点点进步。
典型症状
焦虑
觉得时间不够用,心里没底;白天无法安心学习,晚上睡不着觉;情绪不稳定、烦躁异常,甚至伴随头痛、恶心、胃痉挛等生理不良反应。
解决:考前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样会激活大脑细胞,有利于思考和发挥。但过于焦虑会影响整个复习进度及效果,几位老师认为:考生可以通过运动、自我暗示、睡觉、游戏、听音乐等途径缓解焦虑。
“没有量身制定目标”是造成考前焦虑的另一个因素。考生既不能高估自己实力,也不能低估自己的水平。必要时可以设置一个略低平时成绩的假想目标,达到此目标就为自己真实能力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参加考试,减轻压力,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典型症状
缺乏自信
不少考生因为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从而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前途黯淡。
解决:每一个初三、高三学生都可以称为“身经百战”。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估计。不要盲目的自卑。别人是竞争对手,但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自信是成功的法宝。
老师们建议考生,不妨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早上起床时,仔细思考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晚上临睡前,在头脑里做一小结。适当给自己鼓励。
典型症状
爱发脾气
考试临近,许多考生也变得爱发脾气,和同学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起争执,家长问话也是不爱搭理,甚至朝父母喊叫:“别和我说话!”
解决:这是压力过大的又一表现。其实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都可以想办法来排解压力。当考生觉得自己看什么都烦的时候,不妨尽量去接受身边的人、事;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催促,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让孩子休息放松,睡前可以放一些轻音乐来舒缓孩子情绪。症状严重的可以咨询心理专家。
典型症状
怯场
拿到考卷就哆嗦、头脑一片空白;碰到难题时,答题状态一下子全无,无法继续考试。
解决:老师们建议,考生平时,可通过模拟考试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开考前,可深呼吸,告诉自己“能行”;初遇难题百思不解时,可跳过去做其他的题,回头再思考。避免在正式考试进行过程中,仍然考虑能答多少分的问题。
常见备考问题答疑
“孩子,你一定要考好”、“别玩了,赶紧复习”、“邻居家的孩子能上重点,你能不能啊”……当这些家长常用语包围考生的时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备考压力。几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地认为:家长在孩子备考最后关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除了心理上的备战,还有哪些常见问题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下面便是几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积累:
Q:孩子备考,家长该做些什么?
A: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相信孩子有潜力可挖、不断给孩子信心;言语中避免谈论升学、分数、重点等敏感话题。
Q:至正式考试前,孩子的作息时间怎么调整合适?
A:一般建议学生“早睡早起”。但事实上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偏偏觉得晚上学习效率高,喜欢晚上学习的学生特别要避免“为熬夜而熬夜”。正式考试前10天,学生们要有意识地进行作息时间调整,高三学生晚上10:30左右就寝、初三学生10:00前就寝;在做试卷上,选择科目要同高考时间表一致,以达到最高效率。这段时间学生要“劳逸结合”,不要疲劳作战,保证身体健康。
Q:冲刺阶段该不该让孩子补课?
A: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一对一辅导”的授课模式各个击破难点,但要避免让孩子背上过重的负担。
Q:怎么对待各科试卷?
A:有选择性地做题,不要搞题海战术。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1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家长帮孩子调整心态必做十件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一、家长情绪力求稳定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
2025-09-02
究竟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是怎样的机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一间不大的屋子,挂着蓝色的窗帘、铺着蓝色的地毯,一张淡黄色圆桌和一对蓝...
2025-09-02
要诀1:密切亲子关系。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就必须密切亲子关系。因此,家长应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最重要的是,父母与...
2025-09-02
考前成绩突然滑坡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中考的...
2025-09-02
心理学家对300多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高考获得成功的关键,第一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第二是高考前、高考中考生的心理状态。越临近高考,调整心态...
2025-09-02
一、家长适度关注家长的行为及情绪表现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家长应营造一个适合于考生学习习惯的家庭备考氛围,以乐观的态度积极与考生进行有效沟通,尊重考生...
2025-09-02
为了帮助高考考生解答上述疑团,考试频道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解答考生考前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主持人娄雷: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
2025-09-02
产生怯场的生理原因,是大脑的皮层中由于情绪高度紧张而出现了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又因为免诱导规律而使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产生抑制,简单地说,就是大脑中紧张...
2025-09-02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学校的压力,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感受的压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之外。学生们这个时间,甚至在这之前就是非常的需要帮助。我们应该努力让他们知道,如何...
2025-09-02
考前“冲刺”阶段,有的家长和老师整天缠住孩子讲这讲那,有的学校不仅周末假日全天授课,而且连晚自习也要讲到很晚;有的家长和老师找来各地的“模拟卷”、“押宝题”不加...
2025-09-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