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中国,大学生喜欢进一些比较成熟的大公司工作。他们可能觉得,进这样的公司,一切有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在不少西方国家,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我认为,中国大学...
2025-09-03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考前的紧张、焦虑消失了,但随之而来了许多新的烦恼:考得不理想、志愿怎么填等等,有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容易产生新的情绪障碍。南京鼓楼医院心理科曹秋云主任提醒家长和考生,这些情绪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干预,有可能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考生一生的幸福。
曹秋云主任列举了几个大一学生来就诊的案例,这几个大一学生的心理问题从高考之后就埋下了种子,但家长和考生本人都没有及时调整,直到进入大学后,有的是因为大学功课大部分亮红灯,在老师的建议下前来就诊,有的是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明显的抑郁现象,才赶忙带孩子就诊,这时,情绪问题已或多或少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提高警惕,把这些情绪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阻挡孩子前进的脚步。
案例1:子君(化名)一直是个内向、听话的男生,平时学习也算努力,成绩属于中等偏上,2008年夏天参加高考后,紧张的生活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整天无所事事,内向的性格,加上他感觉自己考得并不理想,因此,他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更不愿走亲访友,成天躲在家看电视。后来分数公布,成绩果真不是特别理想,想上期望的大学是没戏了,父母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他,但有意无意会悲伤叹气,这让他觉得在家里也待不下去了,就在街上闲逛,终于有一天,他到网吧上网,发现那里还有一个虚拟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沉迷于网络,上大学后依然如故,大一上学期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下学期竟然有三门功能挂红灯,缺勤率长达40%,学校通知了家长,家长这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带孩子到心理科就诊。
曹秋云介绍,考前过于紧张,考后突然放松,很多考生都会一下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随着崭新的大学生活的开始,考生都会重新步入正轨。但少数考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如过于内向、或过于追求完美等,加上成绩不理想,家庭环境的压抑等综合因素,使考生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极易形成网瘾,迷上打麻将等,影响考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建议考生高考之后应有意识的安排好自己的日程,哪怕是同学聚会、外出旅游、看电影、健身等,也可以和已经上了大学的大哥大姐聊一聊,他们一定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从现在起就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最好不要使自己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另外家长也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哪怕考试失利,应从正面进行总结,不要一味斥责埋怨,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帮助其减压,并找到适合孩子的、合理的宣泄途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计划好自己的假期生活。
案例2:如美(化名)是一个心性较高的女生,成绩优秀,在2008年高考中虽然没有明显失误,也不是发挥得特别好,虽然父母觉得已经满足了,但眼看平时成绩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考得都比自己好,能上比自己更好的大学,心里不免有些失衡,但她又没有勇气复读,只好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很中意的大学,可是她又不太能接受这个现实。上大学后,她总觉得周围的同学都比不上自己,因而不愿和新同学交往,不愿参加学校和班级的任何活动,学习也就应付一下,因此无论成绩还是其他方面她在大学的表现都不突出,这样导致她对新学校的抵触情绪更深,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她有了悲观厌世的情绪,父母有所察觉后,带她到心理科就诊,经诊断,如美已经是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了。
鼓楼医院心理科曹秋云主任介绍,因填报志愿引发的考生的心理问题尤其突出,除了上面因考试失利,只能委曲求全的情况外,还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由于父母包办,报考专业由父母选择,牺牲了孩子的兴趣,还是一种是孩子自己为了上名牌大学,但牺牲了专业,结果都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今后学习上、情绪上出现障碍。
建议:父母要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既然选择就要积极面对。如果父母不能帮助孩子分析,也可以及早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请专家帮助孩子分析各种可能,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以迎接新的生活,而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毁了孩子。另外,家长如果要帮助孩子选择专业,要注意和孩子多沟通,让他们从心里认可这个选择,而不要不听孩子的心愿,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还是无法理解家长的选择,家长不妨让一步,让孩子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案例3:乐乐(化名)也是一个勤奋努力、成绩总在班上排名前三名的女生,但在2007年的高考中发挥失利,本来是要冲击重点中学的她,根据成绩只能上二本,绝对不接受这个现实的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复读。可真正等到她重新做了高三的教室里复读的时候,她发现她的心情已经发生了改变,她不断收到老同学的精彩大学生活的信息,以及看到眼下正在和她一起刻苦攻读准备迎考的应届生,让她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另外,前一次高考失利,增添了她2008年参加高考的紧张情绪,结果她在2008年高考中考得比前一次更差一些,还落下一个失眠、一遇事就焦虑的毛病,父母只好带她到心理科寻求帮助,希望她回到以前自信、乐观向上的状态中。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3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大学生不能只想进大公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发现在中国,大学生喜欢进一些比较成熟的大公司工作。他们可能觉得,进这样的公司,一切有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在不少西方国家,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我认为,中国大学...
2025-09-03
“考场恐慌症”是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现象。按其表现出的症状,可以分成三类:1.惊恐型表现为恐慌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手足冒冷汗,心跳速度加快,脸色苍白,...
2025-09-0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需要及时进行情绪管理,调整失衡心态,积极面对考验。造成大学生就业情绪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分析说,...
2025-09-03
如何在招聘会上尽量节省成本,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如何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局势中“笑到最后”?可锐职业顾问中心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认为,每位毕业生在出门之前,不...
2025-09-03
据黑龙江新闻网报道:眼下高校毕业生离校在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毕业生求职专盯校园招聘会,认为只有在校园招聘会上才有适合自己的岗位,这些同学出于对社会上人才市...
2025-09-03
生活实例琪琪是一个初三女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次的月考成绩滑坡很大。从此,琪琪每天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生怕听漏了一道题,记丢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下课也不...
2025-09-03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口之一。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十几年积累的知识充分地释放出来,在高考时,减少失误,没有失误,甚至是超常发挥,是每个考生及家长都希望的事。高考,不...
2025-09-03
如果你的家有个高考生,这两天势必要忙活,可也别瞎忙活,以防给考生“添乱”。一、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作为家长,有的从安全角度考虑,想接送孩子去考场。接送吧,担心孩子不...
2025-09-03
离高考还有二十余天的时间,心理咨询机构来了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长,他们有的咨询焦虑心理问题,有的咨询脾气暴躁等问题……不同的“考前综合征”表现出来。见到心理咨询师,...
2025-09-03
即将走出“象牙塔”,走上工作岗位,要实现由一名学生到一名“单位人”或“企业人”的转变,大学生必须调整心态,树立积极正确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社会,有所作为。客观全...
2025-09-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