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位父亲对孩子在美国读书经历的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也给中国的父母们一个提醒:对于孩子来说,快乐的学习过程也许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2025-09-03
在很多高校中,从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断地有同学在发泄着,一不小心你就会看到从某个窗户里飞出暖瓶,盥洗间的玻璃更是换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墙上用墨汁、红涂料写着诸如“郁闷啊”、“滚蛋了”等等语句。而每天都有人从门口的酒家被人抬回来,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东倒西歪。
有的人简单地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学生们对所在学校的不满造成的,但这个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即使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也并不例外。
有的人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就业不理想的同学心情不好造成的,但据了解,在这些同学中有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也有前程似锦,一片光明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在驱使着这些不同学校中不一样的人们重复着一年一年同样的事情呢?就这个现象我们采访有关专家。
乖乖虎为何变成破坏专家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心理现象,任何一个个人在其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必定会有许多的不顺心的事情,而这些比较消极的情绪在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的制约之下被同学们压抑了并积累起来,而到了要毕业的时候,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束缚完全消失了。
于是这时候他们便需要为自己的被压抑的需要发泄的情绪找到一个发泄的目标,所以管制了学生们四年的学校就自然成为了这个目标,破坏学校的东西就成为了一种寻找快感的方式。
当然,首先这一现象的出现必然也会有一个导火索――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外部归因效应中的自利偏差。即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部因素,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那些混得非常不好的同学。他们在平日里还压抑着自己心理的不快,当毕业到来的时候,当离别到来的时候,当看到其他一些同学收拾东西各奔东西,自己还江湖漂泊,无枝可依的时候,这多种情绪缠绕在一起,激起了这些同学心理动荡。
他们会倾向于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外因。他们比较简单地将自己的不利的境遇归罪于学校,简单地将自己的愤懑发泄到周围的事物上面去。于是,便出现了前面的那些破坏场景。
同时,在另一个方面,从众效应在这个现象的发生当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人的行为会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从这个方面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同学可能各个方面都相当不错了,但还是加入到了这些破坏行为中去了。
他们在看到那些心理压抑的同学在发泄自己的时候,这些略带刺激性的场面和声音会刺激他们回想起一些挫折性的事情,也激起他们发泄的欲望。于是,这些本来应该是乖乖虎的学生们变成了破坏专家。
毕业时刻多些理智
专家告诫毕业生们,在毕业前的这一段时间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决不能因为图一时的快乐,作出过激的举动,这样在用人单位,在社会中的影响都是不好的。同时莫忘在毕业前夕的时间里给自己的心理再充充电,让自己以一个乐观、理智的形象走向社会。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3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儿在美国上中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编者按:这是一位父亲对孩子在美国读书经历的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也给中国的父母们一个提醒:对于孩子来说,快乐的学习过程也许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2025-09-03
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品学兼优,而重点中学的优等生更是能上重点大学的“苗子”。因此,很多人就错误地认为,他们在心身和人格上都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加...
2025-09-03
留学热持续升温,是否有人关注过这股热潮背后,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与心态一直在变化。从改革开放后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到如今留学热的兴起,30年间,一共有124万学生出...
2025-09-03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仓库。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
2025-09-03
“老三样”样样不可缺2008年毕业的小李如今在一家药企做企划工作,她建议,人们传统认为的职场“老三样”还是不能少,对于女生来说,正装、化妆品和手提包这三样是基本...
2025-09-03
2009年高考成绩如期公布,尽管不再公布状元名单,尽管禁止炒状元,高考状元,毫无悬念地再一次成为最热门话题:办学机构把它当成脸面,媒体更把它看成是抓眼球的卖点,...
2025-09-03
理由一: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现在打造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实恶劣。一个是“贵族文化”氛围,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的电视、电影,哪个不是珠光宝气的,有几个是反...
2025-09-03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17。1%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是“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就业元年”。面对这一身份转变,抱有“精英心态”的大学生自然会有心理落差。 调整心...
2025-09-03
舒老师:你好。我是位大四的学生,再过半年就要毕业了,眼看同学们都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兴奋,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大学毕业后,该怎么走?老师说我是块...
2025-09-03
每个新学期伊始,对所有奔忙于校园中的新身影和老面孔来说,选课都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大学生在享受自主选课制度带来的学习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此花上不少的时间和精...
2025-09-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