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毕业生成“高压人群”

2025-09-04 心理健康
【摘要】: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格外关注,最近,湖南大学统计学系专门就大学生心理压力指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约37

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格外关注,最近,湖南大学统计学系专门就大学生心理压力指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约37%的大学生表示压力指数偏高,其中5%的大学生承认心理压力指数过高。

毕业生成为“高压人群”

接受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共512名,分布在各个年级。调查发现,表示心理压力指数过高的大学生对星期一存在恐惧感,生活对他们来说乐趣很少,经常觉得疲惫不堪或愤愤不平。

毕业生之所以成为“高压人群”,其原因或多或少与就业压力有关,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特别是工作岗位不理想或工作还没着落时,他们往往压力与日俱增,对未来丧失信心,而考研的同学在考试成绩未公布之前,压力同样很大。

女生心理健康差于男生

调查还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没明显差异。在大学四个年级中,压力指数最低并不是大一新生,而是大三学生,他们多数表示英语四级考试紧张期已过,学习压力不大,就业压力尚远,而大一新生则对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存在压力。

减压方式多样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调查中,约有63%的大学生压力指数适中,比较善于自我调节,面对压力,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行动解决问题,目前精神状态较好。在减压方面,本次的受访者中有7.45%选择去美容院,运动或是和朋友聚会;69.15%选择呆在宿舍中听音乐,看书或是睡上一觉;6.38%选择到酒吧痛饮,或是疯狂采购;17.02%选择冲进商店,买很多零食,然后再回宿舍,边吃零食边看电视。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4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调整心理让考试超常发挥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