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随一个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访问,参观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幼儿园,所见所闻,颇有感受。出国前,我曾参加过国内某省会城市的一次幼儿教师的讲...
2025-09-13
3~6个月的孩子,甚至已经一岁了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动作特点:手里拿到什么东西都会“傻乎乎”地放入嘴里。
在这个时候,在旁边的家长往往非常急切地将孩子手中的东西抢过来,并不高兴地说:“不行!”随着孩子月龄增加,这种行为会越阻止越多。许多家长非常疑惑,并且为此烦恼。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行为不卫生,孩子会吃下很多脏东西,会引起腹泻,会使有毒物质进入体内影响孩子发育。
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任何东西都往嘴里放呢?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行为是婴儿学习的特殊行为。婴儿触摸和舔东西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冷、热、硬、软等不同的感觉及不同的味道。这种感觉刺激不断被大脑记忆,婴儿从经验中认识了真实的物体。这种经验积累得越多,日后孩子的感觉越敏感。
基于这种认识,父母真的没有必要阻止孩子的这种探究行为;相反,需要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孩子将东西放到嘴里时,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切勿大声呼叫,吓坏孩子。
为给孩子提供条件,父母需要把危险的小物品、尖锐的物品、掉色的东西、含铅的东西等收拾起来,而让孩子随意尝试安全、卫生的物品。
父母必须定期将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以备孩子玩耍。婴儿通过看、听、吃,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才会理解这些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了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
让婴儿自己体验、体会各种事物,可以成为婴儿迅速成长的基础,这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原则之一。相反,不让孩子吃手,不许把玩具放入口中时,孩子在父母的“关心”过程中被剥夺了学习、尝试的机会,这将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父母至今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2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胜过别人自己才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前不久,我随一个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访问,参观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幼儿园,所见所闻,颇有感受。出国前,我曾参加过国内某省会城市的一次幼儿教师的讲...
2025-09-13
婴儿期的情绪需求是学习信任,需要被触摸和滋养,需要感到温暖和信任他人。没有学到基本信任的婴儿很难离开母亲去探索世界,以后每当他碰到陌生的环境,婴儿期造成的不安就...
2025-09-13
过去,开家长会一直是妻子的“专利”,可儿子高三时有一次开家长会,妻子高兴而去,扫兴而归,因为她听老师说儿子成绩下降了。其实,这只是一次小测验,但妻子却“如临大敌...
2025-09-13
溺爱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新生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2岁以上的独生宝宝中。因为大人对宝宝溺爱、备加保护或放纵,宝宝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过度保护将导致宝宝出现心理畸形和...
2025-09-13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夸奖孩子、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艺术。对幼儿来说,表扬这个词似乎太正规了点,因为《...
2025-09-13
年轻父母乐于放下身段,跟孩子平等地交往,与孩子共同成长。如此变化令如今的亲子关系产生微妙的张力,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角色亦师、亦友、亦偶像。新亲子关系朋友型父母...
2025-09-13
教育上的过失有时会立竿见影地得到体现,有些则要日后才会慢慢表现出来,如对孩子过分溺爱就属于后者。以下三个提示,帮助父母把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提示1:过多帮助...
2025-09-13
调查发现,中国的爸爸妈妈比其他国家的爸爸妈妈更普遍地存在着育儿焦虑,因此有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宝宝,由此使得爸爸妈妈们普遍缺...
2025-09-13
1.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随着宝宝体格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
2025-09-13
宝宝的暴力行为让新妈妈很头疼,其实不用太担心,改掉宝宝的坏习惯其实很简单!我们来为妈妈支招。第1招:鼓励宝宝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宝宝展示自己表现欲,想得到别人...
2025-09-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