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01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因...
2025-09-15
不要给某个不舒服的感觉取个坏名字,而是把它视为洞察无形心灵的钥匙。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智者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里包含着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开这个信息,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
当我们带着觉知,而不是无意识去看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负面情绪”。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好好的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
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他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一趟趟的送。如果你关着门,他就得敲门、甚至撞门。白天你不接受,他晚上还会再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梦中梦见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看见和接受的画面。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所以,如果你处于巨大的情绪中,感觉自己很情绪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谴责。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压抑
让你获得安全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
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至于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压抑,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应对一个可能的冲突,或准备好表达真实的自己。
老实说,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出现压抑的情绪。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和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压抑虽然保证了安全,但是确实委屈甚至扭曲了我们真实的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形成了习惯性的压抑。如果一个人被锁在箱子里很久,他的腿是不能马上站立和走路的。如果我们有了压抑的习惯,我们很难在不需要压抑的时候依旧压抑,会变的特别的委屈和愤怒。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努力觉察和区分,过去那些“不得不”的压抑。然后你需要明白 —— 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了。
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
愤怒
包含自尊自重的力量
说到愤怒,很多人会觉得可怕、令人害怕和抗拒。实际上愤怒只是一个情绪而已,它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会让我们害怕的,是表达愤怒的这个人,所附带的其他破坏性的行为和能量。
比如,表达:我很生气,这是愤怒;摔东西、打人,也是愤怒。由于承载愤怒的个体是否学会了合理的表达愤怒,而造成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愤怒本身只是种情绪,它并不是一定要暴力或者极端表达。
愤怒里包含着力量和自尊自重。当你不断的退缩和被侵犯界限,你很难不愤怒。
力量是我们改变的动力:
很多你平时无力干、懒得干、不敢干的事情,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就可以做了,而且很可能效率很高。人类很多的作为和精彩,都是一怒之下、盛怒之下做出来的。
但由于我们几乎没有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情绪。总是在压抑压抑再压抑之后,情绪无法控制了才被迫爆发。所以愤怒就成了暴力与发泄的代言。
但真正需要去解决的,并不是愤怒本身,而是不再压抑愤怒。要认识到: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当情绪压抑积攒到一定地步,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失控。
学习在每一次情绪升起的时候合理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合理的表达愤怒,而不是去压抑愤怒。压抑愤怒才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和令人害怕的状况。
愤怒中蕴含的是力量,你怎么用这个力量是你的选择。实际上悲剧和灾祸不是因为愤怒而生,而是因为你愤怒中的力量的偏差使用而生。
对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生气去破坏去攻击,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争取去发展去保护。怎么用是你的选择,但这个力量是宝贵的资源,就像汽车的马达。
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这太过分了!”
“怎么可以这样?!”
“这太不应该了!”
我们内心一直在追求公平与合理的被对待。这就是自尊与自重,希望更好的力量。
尽管每个具体的愤怒的人,他们头脑里的观念、界限千差万别,并不总是合适,尤其是人在迁怒的时候。但这里面的倾向是追求自爱和自重。能够合理表达愤怒的人都不会过于内在受伤,不会患忧郁症。
嫉妒
告诉你真正想要什么
嫉妒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多么想要。若你能够稳住神,不去急于排除这种不快,不去急着诋毁、诽谤、发泄不满,而是能够对自己进行细细的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饥饿,尤其是童年时的完全无助的饥饿。
嫉妒来源于我们想要却暂时还没有的东西,或者自己觉得不屑、但又没能获得的东西。简而言之:嫉妒就是我们没能看见、回避和逃避的内在需要。
嫉妒本身是一种饥饿感,它不来源于肉体,而来源于精神。填补精神饥饿最好的方法是:先接纳自己这里是饥饿的,然后如果真的很想要,那就去努力,如果自己不想要,那就彻底的把它放下。虽然自我检查内在需求并不是一条轻易的路,但这是一条通往爱和希望的路。而让我们难受的嫉妒,正是提醒我们看见需要的信号灯。
悲伤
包含着疗愈和安慰
通常我们在经历着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疗伤、独处、与自己待在一起、求助或者自怜、整个人没有力量,也没空思考其他的。
很多人都不喜欢悲伤。但细细回忆一下,每一次悲伤之后,我们的内在都会进行一次蜕变和升级。我们会经由经验悲伤,变得越来越强韧,越来越接纳,越来越成熟。
不要去劝说一个正在悲伤中的人尽快走出悲伤。陪着他,倾听他,对他说:
如果你难过就尽情的哭出来。看着他哭个够,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和爱。相信他在充分的悲伤后会接纳那个巨大的失落,并开始新的生活。
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时机来整理、面对自己的内在。悲伤的尽头是接纳与转化。一个人若能明白悲伤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礼物,那悲伤的使命就完成了,他也会越来越不容易产生悲伤了。
无聊
孕育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无聊甚至是珍贵的,如果你不急着把它赶走的话。青少年是很容易感到无聊的,此前太小不能够,此后麻木习惯。所以青春期时的无聊感,是一个被包裹的灯笼。如果他不急着跑出屋外,他会发现包裹中的光,而那是他接触自己此生原本使命的良机。
年轻的时候总会感慨人生很无聊,我们在百无聊赖中用很多方法打发和消磨人生。然后人就长大了,高考大学毕业挣钱结婚养家,人变得匆忙没有空闲的机会,也习惯了用各种声色来消遣无聊。
当我们三十四十五十岁的时候,生命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无聊”的概念。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事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又开始问自己:“我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我生命的意义何在?”
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动起来,动起来和忙起来很容易;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静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在无聊出现的时候,不回避、不逃避,不急于摆脱这种感觉,与自己内在的感觉见个面,那么你就会在里面探寻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以及自己的真正需要。
无聊或者感觉没劲,那都证明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自己的现状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是自己适合的。那么什么才是呢?你可以在“无聊”中寻找,如果你能够在无聊中安静下来,那你一定会找到!
焦虑
调整头脑里的刻度
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焦虑让我们备受煎熬,甚至觉得很可怕。但它本身包含着极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觉得焦虑让我们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在焦虑中,认真的去看看焦虑到底想要带给我们什么讯息。
如果我们能在焦虑中安静下来,看看焦虑本身,焦虑会告诉你哪里做错了,哪里的界限是有问题的,哪里该停下来,整理整理,不要一个劲的向前冲。
最常见的产生焦虑的原因是欲望和内在的空虚。你不顾现实而过高的期望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或者强迫性观念。
比如你不顾事情的节奏而希望更快、更早、更好。倘若你能深入的察觉你的焦虑,你会看到自己头脑里刻度的偏差。把那个刻度调过来,你就会安然而有效。这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你此后很多的挫败、无望、自责、慌乱和失眠。
如果你坚持回避情绪,你必将被打扰。如果你极力逃开情绪,你将被追上。而如果囚禁它,我祈祷你囚禁不成,因为一旦你成功了,身体就会不得不说话。
身体和内在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我们沟通的:
比如情绪、比如疾病——身体说话的方式是生病,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因为情绪。所以,请停下来,看看内在真正的声音。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
作者简介:
赵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帮助过37人入驻年限10.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害怕被否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01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因...
2025-09-15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到:幸福的生活有同样的幸福,悲惨的生活有不同的悲惨。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一路上曲折坎坷,悲欢离合总在不断...
2025-09-15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下面这些错误你是否犯过?01错误做法一:包办替...
2025-09-15
凯文·凯利,许多人都叫他KK他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趣的人"凯文凯利是美国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办人和主编,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多本探讨未来科技的书,最出名的两...
2025-09-15
孩子过度上网,不出门,不去学校学习,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孩子所处关系的问题。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解决好孩子周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
2025-09-15
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困在一个盒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和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想要打破这个框框,学会充分享受生活,请从第...
2025-09-15
“放学的路上碰到了同班的老师。”“正在和人发消息,结果对方一个语音电话打过来。”“聚会的时候被人问:你为什么不说话?”“有熟人迎面走过来,内心计算距离多远比较适...
2025-09-15
我们总是追求向外生长的力量,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却不知道,只有向内生长,才会变得完整。很多人一聊到自己的缺点,仿佛自带显微镜,越是审视,就越是放大自己那些...
2025-09-15
高能预警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一张无害的脸,展露给外人的是纯真、无知的形象,总是表现得很谦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暴露自己,在一开始,会给人一种可...
2025-09-15
我有一位朋友,娃刚一岁,闪婚,婚后开始各种吵架,两人脾气都火爆,吵架的时候那叫一个山崩地裂。男的对女的不体贴,女的对男的不关心。她是女方,很想离婚,但一想到女儿...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