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子心切的好妈妈,但是这种爱如果变成了溺爱,就会是一把摧毁孩子的利刃。前几天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的儿子4岁了,她整天带娃,生怕有个闪失。搞得...
2025-09-16
01
案例
来访者丽今年28岁,因为异食癖来到了咨询室。触发事件是她的婚姻,她今年离婚了,为这段6年的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匪夷所思的是她的婚姻生活还挺协和,两人几乎没有闹过大的矛盾,丈夫工作稳定,性格温和,顾家,但最后还是离了。根本的原因是她的妈妈对她老公不满意。
丽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后来发展成恋人的关系。刚开始妈妈就对她的恋爱不接纳,因为母亲已经为她物色了一个男友,她同事的儿子,知根知底,家庭条件优越。于是母女大战开始了,最后以丽的坚持,在妈妈并不情愿的祝福中迈进了婚姻殿堂。以为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岂不知故事才刚刚开始。婚后,妈妈总是在她面前埋怨丈夫平庸、老实、不会办事,处处拿他人做对比。今天张阿姨的女婿晋升了,明天李阿姨的女婿买房买车了,后天王叔叔叔的女婿开公司了等等,话语画外都在暗示丽没有眼光,她老公没能力,现在让她过不上好日子。
一开始妈妈说这些,丽觉得母亲对老公有偏见,还总是替自己的丈夫委屈打抱不平,时间久了,听多了,她看老公的眼神也开始变了,慢慢开始像妈妈一样抱怨丈夫的不上进。刚开始丈夫还能一笑而过,后来开始变得厌烦,最后演变成争吵,几次争吵后,丈夫开始找机会出差、加班加点不愿意回家,要么回到家中躲在书房中,拒绝沟通,渐渐地两个人变得不知道和对方说什么,常常相对无言,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后,丈夫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提出了离婚,宁愿净身出户也不愿意再过这样的婚姻生活。
02
过度养育,问题丛丛
丽的婚姻最后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归根原因是她的婚姻太拥挤了。大家都知道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在爱情中,有情饮水饱,但是婚姻生活里面充满烟火气息,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照顾到孩子的需要,也要考虑双方父母的意见。有智慧的父母会和孩子的小家庭保持恰当的距离,给小两口提供多一些空间,让孩子们慢慢学会自己去经营婚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现实中更多的父母经常和孩子的婚姻纠缠到一块,亲自上场干预和“指导”孩子们生活,在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加上父母的参与,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中国父母的典型八大特点:1.永远觉得你饿;2.永远觉得你冷;3.担心你没钱花;4.担心你谈恋爱;5.担心你的学业、工作、生活;6.称赞?夸奖?可能都不太会;7.对你寄予厚望,习惯了把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8.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你,中国父母真的操碎了心。很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劳,到了晚年,依然不习惯有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注意保持与孩子生活的界限感。不管我们多大,父母总觉得我们还小,需要他们保护,这种中国式父母“过度养育”造成了很多悲剧。所谓“过度教养”,是指父母由于对孩子当下和未来的个人成就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过度卷入孩子生活的现象。这种养育方式会为孩子的将来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
最典型的问题是,第一,过度养育下的孩子,成年后经常出现“完美有余,韧性不足”的问题。他们追求完美,总想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但是面对压力、失败,明显能力不足,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或者成长中的挫败,可能给他们的人生造成巨大的打击。在婚姻生活中他们往往无法去应对婚姻出现的问题和磨合,当问题一来,很多人不做努力就早早离场。第二,过度养育下的孩子,成年之后经常出现“自理能力差,无法独立承担责任”的问题。在他们需要独立面对一些婚姻中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境时,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于是出现问题都会去找父母,让父母替自己解决,父母一进场,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以至于很多人在婚姻里面对父母以爱为名的干预时,缺乏自己的主见,使自己的婚姻或者感情变得一团糟,走到破裂的边缘。
03
合理放手,优雅退场
养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父母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别让孩子错过了学习独立的机会。父母退出孩子成长的八个阶段:
3岁,退出餐桌——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5岁,退出卧室——让孩子独立休息,减少依赖性。
6岁,退出浴室——尊重孩子的隐私从洗澡开始。
8岁,退出私人空间——再亲密的关系都要有自己的空间。
12岁,退出厨房——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体会父母的不容易。
13岁,退出家务——父母越慵懒,孩子越独立。
18岁,退出选择——让孩子遵从内心的选择。
结婚后,退出孩子的家庭---让他们去学会自己经营自己的家庭。
也许孩子会在起初的阶段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但在穿越荆棘和迷雾之后,他终会成为一位坚强的勇士,拥有自由、独立、健全的人格。
作家龙应台有这么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愿与天下父母都能够在在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学会放手,体面退场,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作者简介:
牛文静已帮助过235人入驻年限4.8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做个60分合格的妈妈,挺好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01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子心切的好妈妈,但是这种爱如果变成了溺爱,就会是一把摧毁孩子的利刃。前几天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的儿子4岁了,她整天带娃,生怕有个闪失。搞得...
2025-09-16
01“心累”的原因,和大脑有关为什么我们每天只是坐在办公桌前,却依然会感到疲惫不堪呢?大脑究竟经历了什么?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当你感到「心累」的时候,最常见的...
2025-09-16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向往,过好这一生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因为从现实层面看,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精神分析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美好生活,是因为当下我们总有很多令人不...
2025-09-16
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有喜怒哀乐,很多时候家长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而火冒三丈,但当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追悔莫及。不如试试学习一下“黄金60秒”规则,你也能在和教育...
2025-09-16
关注健康的人,一定会了解心理健康问题,那到底怎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的?这里总结了8点心理健康的标准,供大家参考。01了解自己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
2025-09-16
父母做了一个决定我的父母为我做过很多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拒绝帮我带小孩。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溺爱程度几乎令人发指。直到有一天,他们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一举把...
2025-09-16
01身体上的情绪地图每当提到和美丽有关的话题时,我们总是会不厌其烦地讲述一个观念——皮肤是身体的镜子;身体则是心灵的镜子。没错,就拿黑斑来说,早年我们提到色素沉...
2025-09-16
我们对高智能人士的第一印象就是聪明,他们往往有着学习优异、事业出众、办事精明等表现。高智商的确意味着更聪明,但人的智力其实又不只这么简单。比如,过去我们常常认为...
2025-09-16
很多人都曾经被孤立过,后来小编发现,被“孤立”大都是来自于学校,有一部分则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和职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可避免地给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抹去的创伤和痛苦...
2025-09-16
如果你无法解决自己所面对的焦虑问题,你可能已经了解过以下这些普遍建议:1.你只需要多休息和放松。2.停止焦虑,尝试去欣赏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事物。3.尝试更好地享受...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