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构成,由于它的颜色灰暗,故称为灰质。分布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叫做皮质,又称为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位,它包含着许多...
2025-01-23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在智力测验中发现的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自己的一座少女雕象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果然使这雕象“活”了起来,两人终于相聚一起。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解释,有人认为这个结果是从教师的期待中产生的。由于老师对这类儿童有较好印象,就可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以良好的激励和更多的指导,儿童也由此产生对教师更深的信赖,从而产生这种效应。这种效应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比较明显。皮格马利翁效应这种心理现象对教师的工作有重要意义。教师善于运用这种效应,不使学生感到教师“偏袒”,就能在全体学生中产生好的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3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灰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构成,由于它的颜色灰暗,故称为灰质。分布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叫做皮质,又称为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位,它包含着许多...
2025-01-23
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柏林,1903-1908年间,在柏林大学学习。在心理学家斯顿夫...
2025-01-23
机体觉,即内脏感觉。是指辨别身体内部状态的种种感觉。是由有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过程、使内部器官的感受器(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如饿觉、渴觉、性冲动觉以...
2025-01-23
百灵鸟型,同猫头鹰型相对。人的大脑的生理节律类型之一。指的是一些人在白天,尤其是凌晨、清晨、上午,脑细胞转入高度兴奋状态,工作效率特别高。因与白天活动的百灵鸟相...
2025-01-23
好奇驱力,驱力之一。由于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所以被列为原始性动机。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处于新环境时,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例如,没有见过霓虹灯的人,见到后...
2025-01-23
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超过了成诵程度的学习。例如,对一首诗读了十遍即可背诵下来,但却读了十五遍,二者相比,这多余的五遍,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问题是德国心理学...
2025-01-23
共振系统也叫语音共鸣器。言语发音器官的第二部分。与发声系统、动力系统共同构成言语发音器官。它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一是口共振器(即口腔共鸣器);二是喉共振器(即咽...
2025-01-23
共振学说属于听觉的位置学说。位置学说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音调引起耳蜗中基底膜不同部分的振动;高音使耳蜗底部的基底膜振动,低音使耳蜗顶部的基底膜振动。也就是说,音频...
2025-01-23
共同要素说是关于学习的迁移和迁移效果取决于两种情景中所具有的共同要素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和伍德沃思(R....
2025-01-23
再造想象,有意想象之一。以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划分根据。是指依据词(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表、图解、图形、符号、模型、标记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形...
2025-01-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