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会在体内堆积,导致行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论孩子为何事因何人生气,都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愤怒、不满从心中释放...
2025-08-07
周末朋友来做客,送给女儿一双很漂亮的兔宝宝鞋。结果,今天一早,我们去幼儿园就迟到了——这是小姑娘第一次穿需要系带的运动鞋,兴奋得一塌糊涂。还没等我帮她系好了左边的一只,就兴高采烈地要求自己来弄另一只。
可惜的是,这一小小任务对于4岁的她来说,似乎还是过于艰巨。一来二去,忙得气喘吁吁,最后还是未果,搞得女儿十分沮丧,低着头小声道:“还是你帮我吧。”
于是我接过鞋带,系好,然后轻轻抱抱她,与她约定晚上回来再继续练习。
从幼儿园去单位的路上,我心情奇好,也不禁怀疑自己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脾气?居然能够不急不躁地蹲在门口,静静欣赏这个稚嫩的生命一点一滴地付出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努力?
大概是因为今天早上我没有安排特别紧要的工作吧!若是换做心急火燎冲向打卡机的状态,陪着一个磨磨蹭蹭的小屁孩,估计就是神仙也难以做到心平气和吧!
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朝孩子发火——成年人有成年人的压力,孩子也有孩子的需要,不可以只是因为他们无力反抗,就活该替我们承受外来的焦虑——难道你就不可以提早半个小时起床?
给孩子一些努力的时间,陪着他们一点点看见自己的进步,并且为此欢欣鼓舞。告诉孩子,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他们的辉煌也是一步步努力的结果,也都经历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精湛到精湛的漫长过程。因为相比于天资与运气,努力是希望最厚重的载体,是我们每个人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所可以依托的最安全的途径。
经常听到有家长夸奖孩子“聪明”,但这种赞美会带给孩子一些隐藏的不安。孩子们会担心:“如果哪天我不聪明,或者不够聪明,我该怎么办?我还可爱吗?”毕竟相对于“努力”,我们对于自己的“聪明”程度,几乎无能为力,而成长的过程中又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更愿意自己的宝贝相信“我还需要继续努力”,还是“原来我不够聪明”?
认识一个年轻人,很聪敏,也很讨人喜欢,只是毕业5年换了6个工作,事业自然一直原地踏步。问他为什么?追根溯源答案竟然是“不敢努力”。对他来说,若是如同身边人一般甩开膀子奋力拼搏,就等于默认了自己“不够聪明”,就是可耻的。而这个习惯,早在读书的时候就每天陪伴他左右。在大家面前,他是那个连作业都懒得好好完成但考试一定全科拿A的奇才;但背地里,他又是每天4点起床偷偷温课到7点再上床装睡等着妈妈敲门的好学生。
这是一个誓死捍卫自己“聪明”的大孩子。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和他一样,亲手把幸福埋葬在“不敢努力”的魔咒之中。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是在现实中逐渐把自己归为“不聪明”的一类,然后顺理成章地一边放弃生活,一边羡慕他人。
联想到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的一位妈妈,怀抱着一个咿咿呀呀的婴孩,手里急急忙忙地剥着烤地瓜。可等到她把剥好的地瓜送到孩子嘴边,那孩子却一扭脸躲了过去,惹得这妈妈很是恼怒,连连向身边人抱怨孩子捣乱。真后悔当时没有对她说——
也许,你的宝贝儿只是很想自己剥一下,而这一下,远比她吃到嘴里更开心。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6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教孩子释放愤怒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会在体内堆积,导致行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论孩子为何事因何人生气,都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愤怒、不满从心中释放...
2025-08-07
教育中有个普遍现象,叫做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家长的观点如果离孩子很远,就不容易被孩子接受。只有当孩子感觉到你理解他,能为他保密,使他有安全感和放心感...
2025-08-07
怎样与孩子相处?有的时候孩子的所做所为与你的想法完全相反,面对孩子天真直爽的问题又该怎样回答呢。举例:1、“我不要吃饭,我要吃薯条”妈妈刚预备了午饭,但珊珊却没...
2025-08-07
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个需要会体现在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之中。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因此,专家指出,家长要想由衷地欣赏、赞美...
2025-08-07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他所接受。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家长有必要研究怎样同孩子说话。和孩子沟通的...
2025-08-07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
2025-08-07
“我儿子倒像没事一样,我却每天为他提心吊胆,现在连睡眠都出现了问题”。昨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到市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史尧胜的心理门诊,请专家帮她解解心理的结...
2025-08-07
最近在当地一家大型超市,发生了这样一件纠纷。一位母亲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在超市购物,当孩子看到超市内的某种食品后非要吃,母亲告诉孩子这个东东不能现在吃,几经安...
2025-08-07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西式快餐店点餐时,若你告诉服务人员:“我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服务人员会响应着说:“是!您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另外,请问要中薯(薯...
2025-08-07
1.不要给孩子制订每科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学校,否则会给孩子加压。2.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
2025-08-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