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倒像没事一样,我却每天为他提心吊胆,现在连睡眠都出现了问题”。昨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到市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史尧胜的心理门诊,请专家帮她解解心理的结...
2025-08-07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4岁的杰克偶见表姐尼娜有个新玩具,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杰克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杰克任性,无理取闹。可母亲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杰克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去责怪他“要别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
其实孩子仅觉得那玩具有个闪亮的灯好玩,那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这就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无奈中只得以哭来抗议。
如果,母亲重视到这种心理,采取表扬杰克为弄清那玩具为何闪亮是爱动脑筋和非常聪明,再摆出今晚不可复得这玩具的道理,并承诺明天将与他共同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可能孩子的情绪会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亲对他在“闪亮”问题上的认可。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都想弄个透彻,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家长对此,一不可包办代替,二不可断然拒绝。否则,孩子的任性会越来越严重。
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6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孩子高考,父母焦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儿子倒像没事一样,我却每天为他提心吊胆,现在连睡眠都出现了问题”。昨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到市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史尧胜的心理门诊,请专家帮她解解心理的结...
2025-08-07
最近在当地一家大型超市,发生了这样一件纠纷。一位母亲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在超市购物,当孩子看到超市内的某种食品后非要吃,母亲告诉孩子这个东东不能现在吃,几经安...
2025-08-07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西式快餐店点餐时,若你告诉服务人员:“我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服务人员会响应着说:“是!您要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另外,请问要中薯(薯...
2025-08-07
1.不要给孩子制订每科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学校,否则会给孩子加压。2.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
2025-08-07
看到孩子邀请附近的一个新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逮人游戏,或者看着孩子和他“世上最好的朋友”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实在是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的了。儿童交朋友看起来似...
2025-08-07
儿子是父亲的“复印件”,这句话被许多人疑惑。特别是在一些所谓成功和失败者的眼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对”,所以儿子的“错”与自己无关。本质上,那就是逃避责任!易中天...
2025-08-07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
2025-08-07
接受父母变老的现实面对父母的衰老,我们通常不情愿接受这个现实,不希望那个曾经依靠的对象变成了需要依靠我们的人。但是,当父母的衰老来临时,我们和他们的角色正在不知...
2025-08-07
人只要一出生,都有渴望跟外界互动沟通的意愿,所以社会性发展不能谈什么时候开始,而是与生俱来,然后我们如何去促进它。因为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环境息息相关的,也就...
2025-08-07
导读:由于三岁前的宝宝都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想发展自我但能力不足、又加上人我概念还不清楚,是宝宝发脾气最主要的原因。1)给予宝宝适当的规范,心平气和的制止三岁以...
2025-08-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