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正心态自我接纳训练,赞美他人训练,讲述自己优点训练,自信心训练。自我正强化,正激励。关注自我表现,关注自我给他人的印象。重视我的存在。(2)积极认知观念...
2025-08-28
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说得短一点,可能是零到六岁,说得长一点,大概要到十二岁。十二岁也不能离开母亲,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成人的年龄是十八岁。这个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由成人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的整个水准都会下降。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爱儿童,就应该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问: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怎样做才叫真正的爱孩子却值得认真探讨。
如果说家长对孩子不够爱,很多家长都会提出抗议并自我辩护说:“没有这回事,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为我的孩子牺牲了许多许多精力、许多许多时间,我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什么人们都自称爱孩子,而孩子却觉得自己是在无爱中长大的?
父母所说的“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牺牲了很多。”这是在意识之内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孩子,下楼梯看都不看,直直往下走,这种孩子就是在父母或者老人的过分呵护中长起来的,他自己都没有办法衡量自己的能力。这种所谓的爱,把儿童的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立能力给剥夺了。这种照顾实际上是成人对自我的心理和观念的一种照顾。
爱儿童,就应该使儿童自立;爱儿童,就应该使儿童自尊;爱儿童,就应该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
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犟了!”“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您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比如我们从不认为儿童的哭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甚至会认为,那对消化有帮助。事实上儿童大量的自发行为都被成人制止了,长期延续下去,我们就发现很多孩子的成长权利被父母剥夺了,心智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了。中国人有句话: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别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没有小皇帝。至少有一点,皇帝是要受到极大的尊重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这份尊重,他的许多权利被剥夺了。我们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在入园后出现很奇怪的现象,吃饭不会,上厕所不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来做。这个年龄是儿童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的年龄。手发展的能力没有了,对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家长会说:“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所以帮孩子做了。”我们是太爱自己了,还是太爱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这样代替孩子做事是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
儿童在零到六岁是一分钟都不能停止活动的,尤其是四岁以前的孩子。他的触摸、抓、握、扭等举动,全部都是他生命发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并不是说他开始学数学、学字才是发展心智。而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活动,却是儿童身心综合发展的全部内容。如果儿童在这方面得不到满足,也就等于不让孩子聪明、出息和快乐。一岁半的孩子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吃饭的。但孩子能吗?成人会感到太乱、太脏、太麻烦。即使孩子抗争,他也不可能拥有这些权利。儿童自身的发展减少了,取代他的是别人的意志、主张、行为,这样,儿童的注意力终于被引到了外面,偏离了自我,偏离了生命发展的轨道,儿童开始过于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神态和暗示……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激活行为的十大自我训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1)端正心态自我接纳训练,赞美他人训练,讲述自己优点训练,自信心训练。自我正强化,正激励。关注自我表现,关注自我给他人的印象。重视我的存在。(2)积极认知观念...
2025-08-28
专家认为:通常我们会觉得宝贝任性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娇纵出来的,而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是:任性其实是儿童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与父母的娇...
2025-08-28
所谓“良性刺激”是是只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愉快的外界刺激。而“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满意、不舒服、不愉快的外界刺激。适当的“劣性刺激”对常被娇惯宠爱的孩子...
2025-08-28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有...
2025-08-28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有...
2025-08-28
性格有时候和你的工作能力,工作条件以及赚钱能力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至少有十二种性格容易导致贫困和失败。你有导致贫困的性格吗?1、知足只要有吃有穿,腹饱体暖,就...
2025-08-28
内向并不等同害羞首先,害羞并不简简单单地表示内向。如果你在周末的晚上呆在家里不出门,只是为了看一本好书,不去参加吵闹的聚会,没必要因此说你是一个害羞的人。除非聚...
2025-08-28
就算是常在外人面前表现强势的你,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这时,光凭自己的“坚强意志”去硬行承受,是非常不理智的,你应当及时寻找专业的帮助,例如和心理...
2025-08-28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日臻完善,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儿童比例却在逐年上升,这引起了许多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日本...
2025-08-28
老实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弱势者,他们不愿争或争不到世俗社会中各种被视为成功标志的东西(如权力、财富和名声),这样,自尊便成为其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筹码,任何小小的...
2025-08-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