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学家解读高考后留学三部曲

2025-09-03 心理健康
【摘要】:面对国内升学竞争、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高考后,会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把眼光投入留学,寻找更好的“升学出路”,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留学。选择留学一般需做好三方面

面对国内升学竞争、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高考后,会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把眼光投入留学,寻找更好的“升学出路”,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留学。选择留学一般需做好三方面的准备。

孩子的自身条件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留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国内没事,一出国就会辍学,甚至有过激行为的原因。孩子的心理准备是留学家庭最需要关注的,也是最难在短时间里完成的。

把孩子送出国并不意味着他肯定能获得优质教育,必须要考量这个孩子的自身条件,看他是否具备相当的成熟度和责任感。不想读书的孩子,在哪里求学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

家长在帮助孩子留学的时候,不要因注意力只集中在选学校、选专业,而忽视了必要的心理准备,比如做好自立、独立、离乡的心理准备,锻炼与他人相处、交流沟通的能力等。

适应能力包括:一是学业能力较强,也就是学习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是有自己管理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包括学业安排、生活安排等;三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较强,有充分的自信,有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善于与人交流相互探讨问题的能力;四是英语能力要强。

在国内打好语言基础

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心理,觉得孩子在国内的英语基础较差,所以总是希望更早地把孩子送出去,以为去了国外就一定能够通过语言关。也有很多人以为,学外语就应该到国外学,那才字正腔圆。其实出去读语言也好,读预科也好,只是为了进入大学做一些语言上和课程上的准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出国读语言和在国内完成语言的准备没有本质的差别。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在国内学语言比在国外更扎实。

很多家长认为,一开始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语言学校学习语言,这样既学习了语言又熟悉了国外环境,在考大学的时候也许比起在国内有语言基础再来的人更有优势。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一般的情况下,在国内过了语言关的学生出国考大学或研究生,虽然也要在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学习一段期间,但是,他们并不像没语言基础的人那样,学习初级到中级的语言,而是接受大学生升学指导,所学课程也多是直接的外语授课。这些根本是没有语言基础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此,准留学生最好能在国内达到学校的语言要求。比如考生计划前往英语国家,可以先在国内考完托福或雅思,并达到学校要求的成绩,学生可以直接入读专业课程,节省英语培训费用。

  签定一份“借款协议”

留学的花费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元,因此准留学家庭充分衡量自己的经济条件十分重要。在为数不少的家庭中,因为孩子要出国,全家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中,有的甚至从“小康”回到了“温饱”。

尽管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有较强责任感,但也有一些孩子出了不小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但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跟亲戚朋友借了钱送孩子出国;有的学生家长为了凑钱甚至把房子卖了,从此“寄居”亲戚家中。但一些孩子出国后却并不珍惜,不仅大肆挥霍,还沉迷网络以至于退学。

建议家长和准留学生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声明孩子在18岁以后的费用应自行承担,父母的付出属于“借款”。相比于原先父母的“全情投入,不求回报”,签订“借款协议”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也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让孩子形成自食其力的意识,不要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财富要靠劳动获得。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2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四大要点缓解高考焦虑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