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与孩子心理的距离有多远吗?家长们首先回答几个问题:1.你的孩子是否会说“你不懂的”或“我不想跟你说”2.你的孩子在家是否会反锁房门?3.你的孩子是否在...
2025-09-15
为何身为父母的我们面对错误却从来不道歉?
当孩子说父母做错事也该惩罚时,你该如何应对?
这个话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3岁的女儿准备了一个尺子说【大人做错了事呀要打屁股】,应该允许吗? ”
发帖者称,自己在家中准备了一把惩罚的小尺子。
跟女儿说,如果做了什么错事,爸爸妈妈就用小尺子打你的小屁屁。
没想到女儿也拿出尺子对爸爸妈妈说,大人如果做了什么错事,我也用小尺子打你们的小屁屁。
童言童语,惹人一笑。
却也一语道出家庭教育的真相:孩子会做错事,父母也会做错事。
我们要求孩子明白错误,学会道歉。
为何身为父母的我们面对错误却从来学不会道歉?
01
从哪一刻开始你对父母失望?
知乎上还有这样一个话题,“有哪些时候真的对父母感到失望?”
2139万次的浏览,7954个回答。
18年的话题,直到今天,依旧有人在底下发帖诉说着自己的心酸经历。
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扎心了:
“小时候,爸爸放在桌上的50元钱不见了,就以为是我拿的,不由分说就对我一顿胖揍。第二天,妈妈在沙发底下发现了丢失的50元钱,我以为爸爸会对我道歉,谁知爸爸只是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头说,谁让你有前科的。”
“一次出门旅行,车开到半路没油了,附近又很难找到加油站,焦躁的父母有火无处发,纷纷指责我:都怪你,出门磨磨蹭蹭,害的我们把加油的事忘了。明明是父母考虑不周,却偏偏让孩子背锅。”
“上大学那年,父母一意孤行,非要我报考会计专业,而我一心想要学习法律。
哪知,父母趁我睡着,竟然偷改了我的志愿。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难过的哇哇大哭,感觉梦想被别人狠狠踩碎了。
父母看见我难过的样子,丝毫不觉得有错,反而斥责我:白眼狼,不知好歹。”
……
很多网友纷纷自嘲:“这不就是我父母吗,你是不是偷窥我的生活?”
父母站在教育者的权威之上,肆意伤害孩子,强迫控制孩子。
哪怕明知道自己冤枉了孩子,伤害了孩子,依旧拉不下“面子”,和孩子说声对不起。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大多数父母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错误是不肯面对自己的错误。
网上曾有一组采访视频:
当被问起:“会不会被爸妈要求道歉。”
小朋友们都斩钉截铁表示“会!”
而到了“那爸妈犯错会不会说抱歉?”
大多数小朋友则回答“不会…”或者“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采访视频中,已经有不少孩子表示:“父母不道歉,孩子也学不会道歉。”
想起美国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可爱多了。
身为父母的我们认为自己站在孩子之上,
总以控制者的身份干涉孩子的生活,但对于自己的犯错行为却毫不在意,忘记了尊重孩子。
而父母忽视孩子所需要的尊重,就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危机。
02
永远正确的父母是孩子的灾难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强调自己的正确性。
一旦发现孩子有错,不分场合不问经过,就一定要改正。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多少父母趋之若鹜,也让多少孩子恐惧。
前一段时间”小包总“杨烁的打压式育儿惹得网友频频吐槽,甚至一度窜上热搜。
在《一起出发吧》节目里,一下车小孩儿晕头转向地跟杨烁走反了。
他发现儿子走反后大吼一声:“杨雨辰,我从哪边走的?走回去,再走一遍!”
硬要刚下车还一脸茫然的孩子重走一遍。
随后杨烁在镜头面前对儿子的走路姿势、走路速度、着装、仪容仪表对儿子进行严格的挑剔。
这哪像爸爸带孩子出去旅行,简直就是军官训练士兵。
杨雨辰在杨烁跟前,活得小心翼翼。
这导致他已经习惯了爹在跟爹不在,摆出两幅面孔。
村长问:“为什么这样对待儿子,甚至完全不考虑小孩子的感受?”
杨烁理所当然的答道:“儿子就应该严厉一些,得有规矩。”
表面看是为儿子好所以才定规矩,实际不过是用爱的名义把家长权威合理化,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说:
父母的“权威”不是靠立规则,强迫孩子服从来确立的。
这样的杨烁,童年接受的教育也是绝对的服从。
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一旦反抗棍棒和辱骂都是家常便饭。
他说,“打烂椅子是常事,严重程度如若放在如今,完全可以给爸爸判刑。”
杨烁痛恨爸爸的教育方式,当初选择离家出走。
他自己也没想到,爸爸的教育方式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
在他的家长权威下,儿子在他面前没有笑声,亲子关系跌入低谷。
爸爸伤害了他,他伤害了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伤害像一把刀子,在一代一代人手上传递,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扎下,留下了可能这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疤。
03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向孩子道歉
权威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掌管一切,而是意味着父母和孩子是否有一个良好顺畅的沟通机制。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和嗯哼在家里客厅做游戏,两人玩得很是开心。
结果,霍思燕失手把玩具砸到嗯哼腿上,嗯哼当场就喊疼。
霍思燕马上抱住嗯哼安慰他,“对不起,妈妈是不小心的”。
非常自然的道歉,想必她已经习惯了和嗯哼朋友般的相处方式,朋友之间做错事本来就是要道歉的。
结果,嗯哼却说不接受妈妈的道歉,因为妈妈是不需要道歉的。
我想,任何妈妈听到儿子这么暖心的话肯定感到特别甜蜜。
不过,霍思燕保持了理智,认真跟嗯哼说,“妈妈做错了事,也是必须要道歉的啊!”
一旁的嗯哼虽然懵懂,但也在潜移默化地受影响,他会慢慢知道,自己和父母是有平等的沟通权力,他要遵守的规则,爸妈也要遵守,没有例外。
还有个场景我一直印象深刻,是陈小春在节目中对儿子Jasper发脾气,原本玩耍得很开心的Jasper看到爸爸露出生气的神情,开始瑟瑟发抖,想要尽量讨好,不过,陈小春并没有理睬他。
活动结束了,Jasper又因为走得太慢了被小春哥大骂,经典一幕来了。
Jasper拿着喇叭向爸爸大声喊出,“Can you stop angry now?”
显然陈小春也很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的坏情绪让儿子如此忐忑不安,幸好儿子鼓起勇气向他说了出来,脸色忙缓和下来,跟儿子道歉,争取被原谅的机会,父子两人又笑嘻嘻地一起走回家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也不例外。
只是,当发现自己犯错时,是否有勇气担当?
04
迟来的道歉也是化解心结的良药
家长向孩子道歉不丢脸,反倒是周全了两代人的感情。
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说出那句对不起,可是不管多晚,只要说出口,都是一剂良药。
主持人董卿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谨,有高要求的人。从小,董卿就被父亲要求每天擦地、洗碗,不能多照镜子。甚至,父亲还对她说,
“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在这种严格教育下,董卿倍感痛苦,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直到大一放假,一家人难得下馆子吃饭,吃着吃着,董卿父亲突然举起酒杯,
“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之后,董卿每每聊起这件事都会泪奔,这件事已然成为她内心的软肋,这么多年了,终于等来了父亲的一句抱歉。
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更好。
但在“为孩子好”的同时,千万别忘记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
只有放下家长权威,真正俯下身来,触碰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引导他们走向自己的路。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
那些沐浴着父母的爱的孩子,他们的童年虽然有过不愉快,但很快就会因为父母的承担卸下心防,他们依旧依赖父母,依旧无所顾忌地享受家庭幸福。
都说一家人是没有隔夜仇的,可是,有些事,
没有摊开说的过往总像心里拔不掉的刺,
如果你是受过伤的孩子,不妨找个时间和父母好好的沟通下,也许你能得到那句迟来的道歉,
如果你已为人父人母,也许,是时候找个机会,为过去犯下的错误说声对不起!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怎样才能读懂青春期的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你知道自己与孩子心理的距离有多远吗?家长们首先回答几个问题:1.你的孩子是否会说“你不懂的”或“我不想跟你说”2.你的孩子在家是否会反锁房门?3.你的孩子是否在...
2025-09-15
人为什么会熬夜?承认基因和环境的重要性。有人天生倾向于晚睡,灯光、噪音、室友都会影响入睡时间。除此以外呢?晚睡这种习惯之所以能保留下来,一定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的某...
2025-09-15
当自卑到来的时候,不用急着第一时间甩掉他,试着轻轻的拥抱自己,去连接这一部分。因为这也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生命本身有无限的可能性。小时候的经历,因为自身资源有限、...
2025-09-15
“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赶紧去写,别磨蹭!”这是很多父母回到家,看到孩子最先说的一句话。可是,孩子们却没有因为催促而乖乖去写作业,反而是一会儿喊饿了,一会儿要看动...
2025-09-15
01有些妈妈在夫妻感情破裂、老公出轨的情况下选择隐忍,坚决不离婚,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事实上,还有一种情形,比离婚更伤害孩子,那就是父母吵架...
2025-09-15
01如何不受别人影响?“不管周围人对你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轻易认定它跟自己有关系。”如果你认为別人说的话或做的事与自己有关,你就常会有被冒犯的感觉;如...
2025-09-15
那些身边发生的事情;那些你每天都说的话;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次分心动念;都是我们的心理在默默驱动。一些很高端,又很常见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01如...
2025-09-15
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我只要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就能够有所变化,就能够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从而也导致人际...
2025-09-15
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很累,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原来,真正令我们感到累的,是我们的“高内耗”行为。我们对于过去不好的事情,总是喜欢去咀嚼;对于别人来说,也许...
2025-09-15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你经受过的最大痛苦是什么?我想不论生活的多么快乐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痛苦,而这个痛苦也只能自己消化和感受。这是一个共享时代,各种信息资源遍布,...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