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在奋斗的同时,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有人将焦虑化作实现人生理想的潜在动力,有人则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慢慢迷失了自己。心理学家指出,...
2025-09-16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作为父母如何平衡几个孩子间的关系,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大人在育儿时会有一种惯性思维:大的要让着小的。
这种固化的社交思维方式大人还会给孩子解释这叫谦让,为了小朋友之间的和谐,发生发生矛盾时,作为年龄大的一方进行谦让使得彼此愉快的玩耍下去。
这样的处理方法,表面上看似孩子们关系相处很融洽,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对老大心理带来的伤害。
委屈无人诉说,压抑内心
"你是哥哥,当然要让着妹妹!"
"弟弟还小不懂事,你就不能让让他吗?"
......
很多老大都是听多了父母的这种话,渐渐的不敢反抗,只是一味的迁就弟弟/妹妹,长久下去内心便容易变得压抑。
这时候本该安抚他们内心的父母却忽视了老大的内心需求,以"大让小"是中华传统美德让老大无法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而且,老二习惯了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被谦让是理所当然,越发以自我为中心,狂妄不讲道理.
引发老大的仇恨情绪
有一个新闻报道:几个小学生悄悄成立了"反弟弟妹妹联盟"。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弟弟妹妹,互相诉说对父母的不满。
他们觉得弟弟妹妹的到来,占有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所有关注和爱,本身就不太情愿。
在老大的世界里,如果失去了"公平",他们的安全感将不复存在。从而代替的是一种怨恨,通常都会持续很多年,甚至到成人之后。
他们会觉得:年龄大,是我的错吗?凭什么我稍微大一点,就要变得成熟、懂事、忍让,我也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啊。
不管你将会拥有几个孩子,但是对于老大,父母都不该忽视他的情绪,很多时候他们也还是一个成长期的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关爱。
那应该怎么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01
培养孩子间的感情
有一次和一个阿姨聊天,聊到姐妹的话题,她说自己和姐姐基本不会见面,上次见面还是父亲过世的时候,这让我感到吃惊,现在的亲情都这么寡淡了吗?
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个阿姨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姐姐心中不满,两人从小就感情不好,成人后更是除了因为父母的事情其他情况基本不见面,和陌生人差不多。
其实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公平其实是让孩子们之间疏远的最重要原因。
人的本性里情感都是自私的,而成长期的孩子更为敏感。
父母的偏爱会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感觉的,被偏爱的孩子是幸福的,而另外的孩子会渐渐感到孤独,被遗弃。
等到长大独立了,这个孩子就不愿意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亲近,自然就会疏远而冷漠。
希望父母能够重视这一点,公平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老大年龄大就忽略他的感受,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公平,培养孩子之间的手足之情,让他们在长大之后依然能够珍视这份亲情。
02
谦让,不应该以年龄为前提
谦让是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也传了几千年。但谦让要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不能以大人的意志为准。
成长期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需要父母的公平对待。
如果大人以哥哥年龄的为由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弟弟,还不允许老大有反抗和委屈,那真是太不公平了。
很多时候小孩之间发生矛盾,其实和年龄无关,父母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老二年龄小就一味的迁就,而老大年龄大就应该谦让。
这容易让老大对父母没有信任感,也会让老二变得自私,不利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建立。
03
公平对待
当年龄小的老二犯错误、甚至要欺负老大时,父母要及时地制止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要向哥哥/姐姐道歉。
同样老大有了错,也要给弟弟妹妹道歉,可能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太懂得父母这样做的用意,但父母要让孩子觉得他们在父母心中是一样重要的。
成长期的孩子对家庭氛围的感觉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价值观的形成,生活在父母公平、有爱的环境里,长大后的孩子会更加自信从容,内心安全感十足。
二胎的家庭,最初的愿望也是希望老大不孤单,想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手足之情的美好。
希望父母们在有了老二之后,能够不忘初心,不要因为谦让的问题伤害到老大的心,而是让老大感觉有了个弟弟妹妹后生活更加美好。
父母要给每个孩子足够、公平的爱,让孩子懂得爱不会因为分享而变少,而会多个弟弟妹妹的陪伴,会变得更多。
让老大在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兄弟姐妹互相促进、相互进步,彼此之间相亲相爱,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和谐。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6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在奋斗的同时,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有人将焦虑化作实现人生理想的潜在动力,有人则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慢慢迷失了自己。心理学家指出,...
2025-09-16
繁忙的都市生活,高节奏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繁琐的家庭生活,让“抑郁症”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流行词。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达到1.5%~3.5%,抑郁症已经成为...
2025-09-16
这一生的路坎坷无数,没有谁能预知下一秒有何事发生,我们能做的除了珍惜当下,就是做好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失去了找不回来,放弃的无法再有。人生,就是一场较量,...
2025-09-16
抑郁是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对不同的人抑郁有不同的意义。抑郁可以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体征(如观察某抑郁症病人的脸部表情,显示抑郁),还可以是一种诊断名称如抑郁症...
2025-09-16
01案例来访者丽今年28岁,因为异食癖来到了咨询室。触发事件是她的婚姻,她今年离婚了,为这段6年的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匪夷所思的是她的婚姻生活还挺协和,...
2025-09-16
01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子心切的好妈妈,但是这种爱如果变成了溺爱,就会是一把摧毁孩子的利刃。前几天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的儿子4岁了,她整天带娃,生怕有个闪失。搞得...
2025-09-16
01“心累”的原因,和大脑有关为什么我们每天只是坐在办公桌前,却依然会感到疲惫不堪呢?大脑究竟经历了什么?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当你感到「心累」的时候,最常见的...
2025-09-16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向往,过好这一生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因为从现实层面看,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精神分析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美好生活,是因为当下我们总有很多令人不...
2025-09-16
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有喜怒哀乐,很多时候家长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而火冒三丈,但当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追悔莫及。不如试试学习一下“黄金60秒”规则,你也能在和教育...
2025-09-16
关注健康的人,一定会了解心理健康问题,那到底怎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的?这里总结了8点心理健康的标准,供大家参考。01了解自己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