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究竟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长越大,跟家人说话却越来越少。有时候大人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行...
2025-09-16
摘自科技日报
提起自恋,你也许会想到一张趾高气扬的面孔和居高临下的语气。有些人的自恋很明显,是把所有的好都指向自我:“我们合作的项目获奖了,那都是因为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亏了我,不然一定会失败的。”
总之,自恋者永远都有一种全世界只有我最重要,没我就不行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也可能以另一种不容易被察觉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不是把好的品质揽到自己身上,而是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自己:“我们的项目没有成功,肯定是因为我的提案不够好。”“一切都是因为我搞砸了。”
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没什么不对劲,甚至觉得这个人很有责任感,照顾团队里的每个人。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个人在揽过所有过错的同时,也夺取了其他所有人的努力和价值。
比如项目失败可能有许多原因,也许是一个团队的责任,但他却全都怪到自己身上,完全无视其他人的付出,也剥夺了其他人的独立性。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没有我你们什么都不是,你们的付出都是没有意义的,我才是最重要的,我才是决定整个事情走向的关键。”
表面上,他们显得对自己要求很严苛,经常自责。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背后,是一种傲慢。是那种“你考60就不错啦……但是我?得考90。”的傲慢。
他们认为自己优于别人,所以对自己预期更高,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其他人并没有自己这么重要,所以做差不多就可以了。
早在1991年,PaulWink教授在社会心理学的顶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自恋的两面性》的文章,文中把自恋分为了两个维度:自大表现型和脆弱敏感型。
两者都表现出自负、自我沉醉和无视他人的特点,但是自大表现型更加外向、有攻击性,追求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而脆弱敏感型却表现为内向、过于敏感、自我防御和焦虑情绪。
也就是说,比起那些自大表现型的人,脆弱敏感型的自恋者更加难以接受失败。他们更加在意外界评价,非常容易感到被威胁。因此,当面临失败时,他们也更容易归因到自己身上,并且极度地贬低自我价值。
过度自责与自省是不同的。拥有健康自恋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承受负面情绪,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形象有着清晰稳定的认知,他们能够适度地自我欣赏,也能接受自己的局限,并不会想成为完美的人。他们在自省时会想:“我的能力暂时还无法胜任这项任务,但这没关系。”
但拥有不健康自恋的人,就会期待自己是全能的。他们在遇到挫折后,会感到羞怯、怕别人攻击,也因为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赞美而感到内心受挫,然后自责。
自恋发展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慢慢长大,无所不能感无法避免地在现实环境中遭遇挫折,一边又在沮丧、愤怒、难过中慢慢放下,学着与现实妥协,学着遗憾和放弃,这是非常艰难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会逐渐具有成熟的品质,既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勇气奔向自己的目标,又能接受现实的局限,可以应对挫败,理解并尊重其他个体的独立性。
对于经常自责的人来说,学会正确地喜欢自己,也许是改变的第一步。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练习同理心、或者一段稳定的咨询关系,都可以帮助建立健康的自尊感和自恋水平。做到喜欢自己,也允许自己犯错。
作者简介:
徐鹏已帮助过6927人入驻年限9.4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6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千万不要这样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作为家长,我们究竟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长越大,跟家人说话却越来越少。有时候大人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行...
2025-09-16
我知道你们冲着「亲密关系」这个关键词来的。但实际上,这个问句的关键并不是「亲密关系」,而是「成熟」。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先是懂得自己,爱自己,给自己自由。然后才是...
2025-09-16
无论你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悲伤并没有对错之分。通过了解悲伤的阶段和类型,你可以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01悲伤是什么?悲伤是对失去的自然反应。当你爱的东西或人被带...
2025-09-16
01患抑郁症的,一般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的人格水平比较高。如果是青少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的感受,要高于同龄人。患抑郁症的人,都很善良。在网上向我提问...
2025-09-16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作为父母如何平衡几个孩子间的关系,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大人在育儿时会有一种惯性思维:大的要让着小的。这种固化的社交思...
2025-09-16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年轻人在奋斗的同时,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有人将焦虑化作实现人生理想的潜在动力,有人则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慢慢迷失了自己。心理学家指出,...
2025-09-16
繁忙的都市生活,高节奏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繁琐的家庭生活,让“抑郁症”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流行词。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达到1.5%~3.5%,抑郁症已经成为...
2025-09-16
这一生的路坎坷无数,没有谁能预知下一秒有何事发生,我们能做的除了珍惜当下,就是做好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失去了找不回来,放弃的无法再有。人生,就是一场较量,...
2025-09-16
抑郁是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对不同的人抑郁有不同的意义。抑郁可以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体征(如观察某抑郁症病人的脸部表情,显示抑郁),还可以是一种诊断名称如抑郁症...
2025-09-16
01案例来访者丽今年28岁,因为异食癖来到了咨询室。触发事件是她的婚姻,她今年离婚了,为这段6年的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匪夷所思的是她的婚姻生活还挺协和,...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