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其实,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也很简单,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首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著名心理学家洛钦斯说:...
2025-02-10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幡然悔悟,做了几件好事,人们往往会很感动,认为他可以成为一个“好人”;而真正的好人因为一时糊涂而做了错事,人们则会对他口诛笔伐,甚至永远无法原谅他。其实,人们会出现这样的反应,是由于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所谓近因效应,就是当多种刺激接连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后一次的刺激。换句话来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他人的“最近认识”占据主导位置,甚至会掩盖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近因效应又被称为新颖效应。
在人与人交往的初期,彼此了解不多,主导我们对他人做评价的是首因效应;而在交往一段时间之后,彼此之间已经相当熟悉了,主导我们对他人做评价的是近因效应。也就是说,首因效应通常在陌生人之间产生重要的作用,而近因效应通常在熟悉的人之间产生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对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主要依照最近、最新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印象。这种最近、最新的印象,也是最为强烈的,甚至能够推翻对方在自己心里的所有印象。当然,这样一来,我们便无法客观、公正、全面地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做出评价了。
人都是健忘的——当你和朋友已经变得十分熟悉之后,你甚至记不清楚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想不起这些年相处中对方的好,因为不管是好是坏,你只在意最近一次见面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很多好朋友常因为最近说的一句话就伤了彼此的和气。而且,对于熟悉的人来说,你已经习惯了他的行为方式,只要他出现一点“行为异常”,就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们一直友好相处,但有一天他突然说了一句很伤人的话,你就会反应强烈,甚至改变对他的看法,认为他对你并没有那么好。由此可见,近因效应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力很大。
我们应该明白,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可以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不能完全依赖于近因效应,而应该结合以往的种种印象,认真分析后再做出结论,千万不要因为对方最近的一些不好的表现,而对他做出非理性的评价。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9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其实,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也很简单,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首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著名心理学家洛钦斯说:...
2025-02-10
应激机制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它是指当我们意识到危险降临,或者外界情况突变时,身体本能地做出的一种反应。导致应激状态产生的因素有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文化等多...
2025-02-10
鸵鸟在遇到敌人时会本能地快速逃跑,但在跑了一段距离后,就会将头埋进沙子里。鸵鸟以为这样就能够逃脱敌人的攻击,却不知道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救方法,只会让自己失去...
2025-02-10
我们对鲶鱼并不陌生,它的体型较长,嘴巴两边长了两条长长的触须。多年前,挪威的渔民出海打捞沙丁鱼,并且希望能把活着的沙丁鱼带回港口,因为活的沙丁鱼价格要比死的贵好...
2025-02-10
棘轮是一种构造特殊的齿轮,因为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无法倒转。棘轮效应最初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提出者为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后来,棘轮效应拓展到心理学领域,指人的消...
2025-02-09
我们中的很多人追求稳定的生活,比如,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地位、稳定的关系,希望能一直处于“安全”的区域内,能远离困境、不安和焦灼。每个人都希望处于稳定...
2025-02-09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自己的研究资料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案例:杰克是一家汽修公司的学徒,他聪明好学,动手能力超强。所以,进入公司没多久,他就被聘为正式的机械师。在这...
2025-02-09
多米诺骨牌这个游戏的玩法十分简单,就是将骨制、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然后玩家轻轻将第一块骨牌推倒,其余的骨牌便会在第一块倒下的骨牌所带...
2025-02-09
很多年轻人具备创业的激情与能力,却没有创业的思想与眼光。有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喜欢跟风,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内吃到了“蛋糕”,自己也想去分一块。这种盲目从众的现象被经...
2025-02-09
布利斯定理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他认为,用较多的时间为一件工作事前做计划,那么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简单来说,就是做事之前要做计划。布利斯...
2025-02-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