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容易成功呢,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还是性格随和的“和事佬”?日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德尼...
2025-08-28
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
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从风靡全球的“胎教”热到少年大学生就可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许多妈妈忙于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入托儿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就被送到了托儿所。许多儿童专家称托儿所是“监狱”,一些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被送到那里,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呆到上 学,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数量成千上万,约占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两岁后就把他们交给托儿所。
但是,据英国报道,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各国政府把增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政策,仅在英国,就有25万名三岁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从6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扔进”托儿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孤独中度过。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现在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但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声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为,最好的托儿所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而那些差的托儿所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只是给他们提供吃喝,完全让他们自己活动,这些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他们感到失去母爱的凄凉,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孤独感看了让人心碎。
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
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容易成功呢,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还是性格随和的“和事佬”?日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德尼...
2025-08-28
带养孩子的父母会感到,7~8个月以后的婴儿“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其实,哭闹、愤怒、不高兴等情绪的频率增多,是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过程,它来源于孩子的挫折感。挫...
2025-08-28
男人面子比什么都大。男人几乎都是“撑”着过日子的,所以心累。男人有泪不轻弹,打掉牙往肚子里吞。这就是男人的可悲,不敢承认自己懦弱、怕痛以及种种所谓“女性化心理需...
2025-08-28
糟糕的情绪是大脑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有时,改变刺激源,有益改善情绪。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最新载文指出,心情不好时,不妨尝试以下7种“心理假动作”,能让你的坏情绪在...
2025-08-28
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
2025-08-28
(1)端正心态自我接纳训练,赞美他人训练,讲述自己优点训练,自信心训练。自我正强化,正激励。关注自我表现,关注自我给他人的印象。重视我的存在。(2)积极认知观念...
2025-08-28
专家认为:通常我们会觉得宝贝任性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娇纵出来的,而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是:任性其实是儿童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与父母的娇...
2025-08-28
所谓“良性刺激”是是只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愉快的外界刺激。而“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满意、不舒服、不愉快的外界刺激。适当的“劣性刺激”对常被娇惯宠爱的孩子...
2025-08-28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有...
2025-08-28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有...
2025-08-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