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科普 |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世界(投射效应)

2025-11-05 心理健康
【摘要】:作者:小璇01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人好笑又无奈的事情。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句关于秋天万物萧然的感慨。然后朋友就生气的找我了,说我这是暗示和她的感情变淡了吗。我很不解

作者:小璇

01

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人好笑又无奈的事情。

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句关于秋天万物萧然的感慨。

然后朋友就生气的找我了,说我这是暗示和她的感情变淡了吗。

我很不解:这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这么想?

她说:因为我上一个网名中,就有一个秋字。

……

我一时语塞。

但转而又很理解她的心情,我们的确很久没有联系了,我有时候心里也在怀疑,是不是我们的感情出了问题。

记得之前,在《天方夜谭》中,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位渔夫,意外在河里发现了100个金币。

但这开始让他诚惶诚恐,他害怕国王知道后,会强行拿走他的金币。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皮鞭不断的抽打自己,把自己打成一副落魄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穷人。

但国王从来不知道这件事。

而且,难道国王还缺100个金币吗?

这一切,都只是渔夫的猜测而已,他就对自己狠下毒手。

为什么会这样?

这让人想到了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

很多人因为“投射”,就以为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就是事实的真相。

从而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02

那什么是“投射效应”?

心理学上认为:投射效应指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体指将自己主观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认知偏差,反应了最普通的人性。

那么常见的“投射”,主要有三种——

1、相同投射。

这种投射,更多的出现在亲密关系中,还有亲子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没有很好的区分自己和他人,面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误以为对方也是这样判断的。

比如,自己喜欢吃甜的,以为家人也喜欢,做菜就喜欢多做甜食。

2、愿望投射。

这种投射,是把主观愿望,强加给别人。

以为自己心中的期待,也是别人认为好的,就希望别人去实现这个“期待”。

比如,很多父母觉得好的职业就是公务员、教师、医生,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去从事这几个职业。

3、情感投射。

这种投射,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他人,容易带着偏见。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往往会觉得和他相关的都是好的。

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反之就会觉得和他相关的都是不好的。

这其实是不够理性和客观的。

比如,和王姐闹过矛盾的邻居,最近家里迎来好事,家里小孩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是王姐却觉得“就是踩了狗屎运,你且瞧着,就那小孩的长相,一看就是老实过头,以后出来社会,指定混不开”。

……

试着觉察一下,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哪一种类型的投射会多一点?

03

在生活中,“投射效应”经常出现。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投射”很容易就趁虚而入。

邻居李姐和我说过,一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她和丈夫是王哥是白手起家,经历了很多挑战,两个人才走到一起的。

婚后10年,两个人的生意越做越大,王哥也越来越忙。

经济宽裕了,李姐也闲赋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却越来越焦虑,总担心丈夫在外面有人。

有一次王哥晚归,还在门口玄关处,她就赶忙上去仔细查看他身上的任何“出轨”蛛丝马迹,闻闻有没有香水味。

但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李姐突然就哭了:你在外面偷人都经验老道了,知道回家前把证据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这话说得王哥哭笑不得。

他也明白妻子是没有安全感,才会胡思乱想。

自此之后,他都不会太晚回家,尽量挤出时间多陪陪李姐。

两个人的感情,至今如旧甜甜蜜蜜。

其实,李姐的“怀疑”,就是“投射”的表现。

她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猜测丈夫的想法。

这都是比较容易看清的。

甚至有一些“投射”,是你未察觉的。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和室友看到一位老师在教训学生。

室友愤愤不平的说“最讨厌这种老师了,动不动就骂,完全不把学生当人看”。

直到后来,我们上了那个老师的课,室友也是对他很反感,故意破坏课堂气氛不听课。

但是相处久了之后,我们才发现老师平时对学生很好。有时候着急,是会说一两句重话,但都是学生做得比较过分才会的。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室友提起他高中的时候经常被一个老师训话,也不听他解释。有一次当着全部同学的面骂他笨,让他耿耿于怀。

我才明白,这都是他内在的“投射”,才对“老师教训学生”这一行为,产生了偏见。

一般来说,投射效应有两个表现——

1、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2、曲解别人的意思,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他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04

生活中的主观投射,都很容易让我们对事情失去理性的判断。

比如,

爱计较的人,会觉得其他人也很小气。

豪气的人,会觉得别人也很大方

……

而这些,都是缺乏“中正”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或者我们对事情的准确把握。

怎么办呢?

学院君认为,为了避免“投射效应”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多学会换位思考。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先倾听自己内心的答案,再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想出一个“两者调和”的解决方案。

这样,不仅遵从了我们内心的选择,也能和别人达成很好的共识。

学心理学的好处就是这样,提升敏锐的觉察力,拥有洞悉真相的眼光。

如果你想了解更的心理学内容,欢迎关注学院君,我们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更多的心理知识和小技巧。

共勉~

……

作者:小璇。来源:本文系智慧行学院原创,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欢迎关注“智慧行学院”。

学心理,咨询4006009299.

看更多心理资讯,扫码关注“NLP学院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4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科普:有时候停下思考,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